浙江省新仓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份阶段性测试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收集氧气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食盐水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2、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 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渍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生石灰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3、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
是稀硫酸,
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 . 若
是稀硫酸,
可能是氧化物
C . 若
是稀盐酸,
不可能是单质
D . 若
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4、某品牌矿泉水做了如示的广告: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水样中分别浸有
试纸后,左侧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右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酚酞能使右侧杯中的矿泉水变红色
B . 左侧杯中的矿泉水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
C . 将右侧杯中的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后,读出
值为
D . 用
试纸测定矿泉水的
值应该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后滴在
试纸上,其显示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矿泉水的pH值。






5、下列物质敞口存放在桌面上,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无水硫酸铜粉末
C . 碳酸钠晶体
D . 固体氢氧化钠
6、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则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 . 某溶液中滴加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
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C . 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则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D . 要验证某
溶液中是否含有Cl- , 可先加稀盐酸除去
,再加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Cl-







7、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B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A . 1 : 2
B . 7 : 11
C . 181 : 209
D . 197 : 241
8、李妍同学在自己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她拿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
B . 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钙
C . 该粉末一定是一种碱
D . 该粉末一定是生石灰
9、张伟同学学习了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之后,对家中的一些食品及生活用品,进行了pH值测定,结果如下:
参照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煮骨头汤时加点醋,有利于增加汤中钙的含量
B . 牙膏是中性物质
C . 酱油显碱性,可使酚酞变红色
D . 胃酸过多的人宜多吃葡萄
10、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原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通过调节流量阀,最终排出的溶液呈中性(见右图)。现改用氢氧化钾溶液处理以得到钾肥,若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原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假设两种碱溶液的密度相同),在废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碱的流量阀应作的调节为( )
A . 保持不变
B . 加大流量
C . 减小流量
D . 无法确定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 .
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 .
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2、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转化为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 )
A . 石灰石粉末
B . 生石灰
C . 石灰水
D . 纯碱
13、若要鉴定某无色溶液是否是稀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 氯化钡溶液
B . 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C . 氯化钡溶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D . 紫色石蕊试液、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14、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Fe3+、Na+、OH-
B . K+、
、Cu2+、
C . Cl-、K+、
、Na+
D . Ca2+、Cl-、
、Na+





15、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右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这些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 . Na2CO3
B . Fe
C . Ba(OH)2
D . CuO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
(1)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
(3)在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 。
2、如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质量将会 ,溶质质量分数将会 ;如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将会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在瓶口会产生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要密封保存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分)
3、鉴别
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稀盐酸、稀硫酸、
溶液、
溶液和
溶液.




(1)观察5瓶溶液的颜色,溶液呈 的是
溶液;

(2)取少量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溶液,可鉴别出
溶液和 溶液;


(3)对剩余两瓶溶液,可滴加 进行鉴别(填写一种盐的化学式).
4、写出下列几组物质分别混合时发生的变化的共同现象。
(1)①CaO和H2O ②浓H2SO4和H2O ③NaOH固体和H2O
共同点: 。
(2)①Fe和稀HCl ②K2CO3和稀H2SO4 ③H2O2和MnO2
共同点: 。
5、根据化学性质不同,氧化物主要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凡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凡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既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它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1)
A .
B .
C .
D .




(2)
的名称是偏铝酸钠,它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类物质.偏铝酸钠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6、有一种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O、CO2、H2、HCl和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让混合气体依次通过AgNO3和HNO3的混合液、浓H2SO4、灼热的CuO和无水CuSO4时,发现AgNO3和HNO3的混合液变浑浊了,灼热的CuO变红,无水CuSO4也变蓝了。则混合气体中一定有 ;可能有 。
7、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则该混合溶液的组成是 。
8、将一定量Cu与Cu(OH)2的混合物置于敞口的坩埚中充分灼烧,结果所得固体质量恰恰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刘丽取出某食品包装内的一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成分生石灰”。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盛有一定量水的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
(1)刘丽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 不合理。
(2)为证明其他几种假设,刘丽继续实验:①取少量沉淀放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由此可否定假设 。②她再取少量沉淀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少量水振荡后,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则假设 合理。
(3)刘丽根据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又证实了原干燥剂中还含有生石灰,该现象是 。
2、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值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时,反应获得的溶液pH值恰好为7。
3、小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试管A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2)由于在试管B没有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于是小徐同学对稀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钡发生反应表示质疑。老师告诉他,只要在实验前向装有氢氧化钡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就能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 。
(3)实验结束后,他将试管A和试管B的液体倒入到一个空烧杯中,若开始阶段观察到有气泡,一段时间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的现象。待反应结束后,将烧杯中混合液过滤,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钾外,还可能有 (填化学式)
四、分析解答题(共3小题)
1、小明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明叫来小刚和小军,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NaOH;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明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明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明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2)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2、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1)生成CO2的质量为 克。
(2)试求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 (3)
A . 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 . 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 .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 . 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3、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需要回收再利用造纸厂废水中的某些物质.已知某造纸厂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和硫酸钠,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3)若不计实验过程中的损耗,列式计算原废水中碳酸钠与硫酸钠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