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 . 静置 B . 煮沸 C . 过滤 D . 吸附
2、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蜡烛燃烧 C . 蜡烛摔碎 D . 石蜡挥发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 红磷用于制作烟雾弹 B .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 .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 取少量粉末     C . 取少量液体     D . 过滤   
6、下列变化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的是(  )  
A . H2O2→O2 B . MnO2→MnCl2 C . HgO→HgCl2 D . H2S→SO2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B

将验纯后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蓝色火焰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C

将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后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产生大量白雾

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P2O5

D

将某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O2

A . A B . B C . C D . D
8、济阳仁风镇是“中国西瓜之乡”,那里种植的西瓜,硒的含量高,色泽好,糖分高,口感好,被农业部认证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单质 C . 分子 D . 元素
9、每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都提醒着人们爱护水资源,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开发水电清洁能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 B . 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水污染严重,应该严禁使用 C . 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成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D . 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可用水扑灭 B . 用规格为 10mL 的量筒量取 8.65mL 氯化钠溶液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必须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 D . 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以将瓶内的水换成细沙,作用相同
11、破损的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请根据残留信息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 . 该元素符号为Al C . 该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 D . 该元素的原子的真实质量小于硫原子的真实质量
12、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打火机中的燃料气体是丁烷(C4H10),下列关于丁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烷分子体积因压缩变小成为液态 B . 丁烷是由 4 个碳原子和 10 个氢原子构成 C . 丁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 . 丁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2:5
13、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a、b 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2∶1 C . a 管的气体能被点燃,b 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 D . a 管的电极是负极,b 管的电极是正极
14、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 ”和“ ”两种分子均为同种原子构成 B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
15、关于下列几种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空气  ②H2    ③CuO   ④Fe3O ⑤KClO3  ⑥冰水混合物,

A . 属于纯净物的有②③④⑤⑥ B . 属于单质的有②,属于化合物的有③④⑤⑥ C . 属于混合物的有①⑥ D . 属于氧化物有③④⑥
16、酉阳桃花源是重庆著名景区,空气上乘,氧含量丰富。此处氧气体积分数可能为(   )
A . 0.05% B . 15% C . 25% D . 75%
17、明矾石广泛用于造纸、制革、化工,四川储量丰富,其化学式为:KAl3(SO4)2(OH)x。式中x的值是(   )
A . 5 B . 6 C . 7 D . 8
18、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空气、海水中都检测到碘131超标。碘是周期表中第53号元素,其中131是指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碘131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质子数为53 B . 核电荷数为53 C . 核外电子数为53 D . 中子数为53
19、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20—表示两个氧元素 B .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D . FeSO4—表示硫酸铁
2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B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C .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水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D . 燃烧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氩气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4)水的电解的反应原理(写出符号表达式)      
(5)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6)两个铜原子      
2、请用“>”、“<”或“=”来表示下列物质间关系:
(1)人体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氧      氢;
(2)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 酒精与 100mL水混合      200mL;
(3)核外电子总数:氧原子      氧离子;
(4)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3、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温馨提示: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NO2和SO2

城市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贵阳

污染指数

93

85

72

120

25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NO2

SO2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级别

(1)下列选项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填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2)表中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该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把煤块加工成煤粉 ④开发新能源

(3)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有      

①积极植树造林 ②多采用私家车方式出行 ③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④出门戴口罩

⑤实行汽车单双号限行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m=12,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      
(2)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4)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m=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中 X 和 Y 处应该依次设置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
A . 活性炭吸附池和过滤池 B . 沉淀池和过滤池 C . 活性炭吸附池和沉淀池 D . 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
(2)若取水口进入的是硬水,经过几步净化之后,到清水池中的水应该是      (填“硬水”或“软水”),同学们可以用加入      (填物质名称)来判断。
(3)若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过滤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
A . 滤纸应该低于漏斗边缘 B . 玻璃棒搅拌加快液体的过滤速率 C .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会影响过滤速率 D . 过滤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 E . 过滤后仍浑浊,可重新过滤 F . 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
6、小静同学对蜡烛燃烧进行探究,部分实验记录如下:

(1)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      (填字母)。
(2)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填序号)。 (2)
A . 石蜡蒸气 B . 石蜡固体 C . 碳的小颗粒
(3)小娜对物质燃烧是否都有火焰产生感到困惑,在查阅资料之后整理得到下表:

由此可知,物质燃烧产生火焰是由      (填“固”、“液”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由此推测:①钠燃烧时      (填“有”或“无”)火焰产生;

②硫粉的沸点      (填“>”或“<”)燃烧时的温度,硫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三、实验题与探究(共3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2)写出实验室由 B 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用发生装置应进行的改进是      
(4)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5)若选用 A、C 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正放于桌面

 ④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6)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燃烧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提示:假设蜡烛中不含氧元素)

上述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①都有光或火焰产生  ②都放热   ③生成物都为固体 ④都是化合反应  ⑤都是氧化反应  ⑥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A: ①②③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写出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2、课堂上老师按“实验一”的装置进行分子运动探究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课后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实验装置在微型试管中进行,如图中“实验二”和“实验三”所示:

(1)按“实验一”进行时,有明显现象的烧杯是      (填“甲”、“乙”或“丙”),该现象说明      (填序号);

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⑤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 ⑥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将装置改进成“实验二”后,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A . 减少空气污染 B . 实验现象更明显 C . 实验结论更准确 D . 节约药品
(3)“实验三”的装置比“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装置少了一部分,该部分装置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查询资料发现:①浓氨水能够释放出氨气(NH3);②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反之则小于空气。实验过程中,      (填“E”或“F”)试管中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最先全部变红。
3、小云通过探究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CuO)、氧化铁(Fe2O3)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 356℃,常温下稳定,在 400℃以上则分解产生氧气。酒精灯加热温度为

400℃~500℃。

【提出猜想】除 MnO2、CuO 外,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3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小云从下图中选择该实验的最佳发生装置是      。(只有一个选项)

(3)实验4中X的值应为      g,由实验1与实验4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让众多吃货为之疯狂。厨房里的大师们在炒菜时,加料酒后又加醋,就让菜肴变得香美可口,这其实隐藏了一个化学的小秘密: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反应生成有香味的乙酸乙酯。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乙酸乙酯

丙酸丙酯

化学式

C2H4O2

C4H8O2

C6H12O2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一个丙酸丙酯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44mg的乙酸乙酯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二片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