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将饱满完整的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可能是( )

A . 甲组先萌发 B . 乙组先萌发 C . 两组几乎同时萌发 D . 两组都不萌发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 “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 .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空气 D . 水分
4、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消化的先后顺序是(  )

①蛋白质  ②无机盐  ③淀粉  ④脂肪  ⑤维生素.

A . ①②③ B . ③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④⑤
5、下列属于种子萌发条件的是(  )

①充足的光照      ②适宜的温度    ③肥沃的土壤   ④具有生命活力的胚   ⑤充足的空气.

A . ②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④
6、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 . 小肠长约5-6米 B .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 .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D .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7、如果某同学想探究牙齿的咀嚼与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关,实验变量应该是( )。
A . 唾液 B . 搅拌程度 C . 馒头块的大小 D . 水的温度
8、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B . 蕨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 . 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柑桔、玫瑰等 D . 紫菜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紫色
9、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 . B . C . 茎和叶 D . 各个器官
10、“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DNA指纹技术,这些遗传信息主要来自人体细胞的(   )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壁 D . 细胞质
11、在结构层次上,老山羊比小白杨多了(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2、移栽茄子的幼苗时,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目的是(   )
A . 防止萎蔫 B . 保护幼嫩的茎 C . 保护幼根及根毛 D . 防止水分蒸发
13、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  )
A . 小麦和水稻 B . 银杏和松树 C . 玉米和水杉 D . 杨树和柳树
14、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列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A . 维生素A        夜盲症 B . 钙        骨质疏松症 C . 维生素B        坏血病 D . 铁        贫血症
15、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 . 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C .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D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X表示的消化。
(2)图中D表示部位
(3)蛋白质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最终被分解为
2、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狐的数量变化动态曲线图。鼠以草为食、鼠又是狐的主要食物。请据图回答。

 

(1)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用字母表示)
(2)该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于
(3)能量在沿该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特点是
(4)该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还有一个很重要成分没有提到,这种成分是
(5)通过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出,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能力。
3、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将来发育成地上部分的茎和叶的是[]
(2)种子在萌发时,总是首先突破种皮,这有利于幼苗及早地形成根,它能从土壤中吸收,并把这些物质通过植物茎中木质部的(导管或筛管)运输到叶。
(3)[]和[]中贮存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供种子萌发时利用。
4、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

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

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

第二组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

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引起的。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 (4)
A . a﹤b    c﹤d B . a=b    c=d C . a﹥c    b﹥d D . a﹥b    c﹥d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