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表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的序号是( )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年平均气 温(℃) | 年降水量 (mm) | 1月平均 气温(℃) | 夏季平均 气温(℃) | 生产成本 (元/千克) | |
中国某 产区 | 8~12 | 490~660 | -8~-1 | 19~23 | 0.64 |
美国某 产区 | 15~17 | 470~520 | 6~8 | 18~21 | 2.05 |
北半球最 适宜区 | 8~12 | 560~750 | >-14 | 19~23 | 1.20 |
①大风 ②过度垦荒 ③破坏植被 ④气候干旱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评价类别 | 农作 物A | 农作 物B | 农作 物C | |
满足 程度 | 热量满足率 | 22 | 22 | 16 |
水分满足率 | 79 | 84 | 84 | |
土壤养分满足率 | 84 | 84 | 84 | |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 76 | 29 | 42 | |
资源 利用 率 | 光合潜力利用率 | 11.3 | 4.4 | 4.5 |
光温潜力利用率 | 51.0 | 20.2 | 29.0 | |
气候潜力利用率 | 64.2 | 24.1 | 34.7 | |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 76.4 | 28.7 | 41.4 |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美国西南部成为全国水果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处亚热带,热量较充足 ②濒临海洋,全年降水丰富
③光照充足,尤其是夏季,高温干燥,多晴天 ④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读图,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读图,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读“沿38°N的地形剖面图”。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读下图,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与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 )
①本土地处热带,水热充足 ②平原面积广阔 ③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④机械化水平高
读下图,图示阴影地区都种植的农作物是(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甜菜 ④亚麻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阅读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6年为2.2元/kg,2001年为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三 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2年2月9日,《农民日报》报道,2011年海南农业生产获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农业完成增加值6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绩斐然。
材料2:海南岛热带高效农业分布图。
①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②加快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开发 ③保护森林,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④大力发展夏季瓜果蔬菜生产,成为我国夏季果蔬基地
(3)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图甲是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2:图乙是1980年和201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有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下图中的 (填代表字母)
阅读下列材料及三江平原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完达山脉将三江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北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的沼泽化低平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亦即狭义的三江平原;山南是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共同形成的冲积-湖积沼泽化低平原,面积8800平方公里,亦称穆棱-兴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