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 (共20小题)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
①涵养水源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防风固沙 ④净化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图,图中不是湿地的为(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
某年初冬,鄱阳湖中水量极少,大面积的河滩、草洲显露,成为天然的牧牛场(见下图)。下列有利于鄱阳湖湿地保护的措施是( )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每当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2:“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千米。但多年来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①洞庭湖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
②洞庭湖湿地公园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内容:
途径:
读“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方面: ;
地形、地势方面: ;
土质、土层方面: 。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资源是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水热充足,土地资源十分珍贵。
材料二:河流、湖泊湿地,食物丰富,常常成为候鸟越冬的栖息地。松花江丰满水电站下游,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越冬。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表1洞庭湖年输沙量
|
年输沙量(108m3) |
占入湖总沙量(%) |
长江来沙 |
1.094 |
82.0 |
四水来沙 |
0.241 |
18.0 |
入湖总沙量 |
1.335 |
100 |
出湖总沙量 |
0.351 |
26.3 |
湖内沉积量 |
0.984 |
73.7 |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
表2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
1949 |
1958 |
1974 |
1977 |
1984 |
湖泊面积(km2) |
4350 |
3141 |
2820 |
2740 |
2691 |
湖泊容积(108m3) |
293 |
228 |
188 |
178 |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