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错误叙述是(   )


A .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水汽能深入 B . 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 地形多种多样,为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D . 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多种作物的生长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2、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


A . 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 . 都有绿洲农业 C . 都属外流区域 D . 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3、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

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4、下列河流,属于大的地形单元分界线的有(   )


A . 伏尔加河 B . 鄂毕河 C . 叶尼塞河 D . 多瑙河
5、下图所示的地形结构示意图中,黑色部分表示山区的比例,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A . B . C . D .
6、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 .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 .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 .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7、台湾岛修建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 . 地形 B . 河流 C . 气候 D . 矿产
8、雅库茨克位于北纬62°,在西伯利亚大陆腹部。它的房屋建在离地1米的桩上,自来水管也铺在路面,雅库茨克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0.9度,而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8.7度。雅库茨克的房屋建在离地1米的桩上,自来水管也铺在路面的自然原因是(   )


A . 严寒 B . 冻土 C . 洪水 D . 地形
9、俗语说:“名取有根”,聚落名称带“水”多与河流有关,广东有不少乡村聚落名称带“水”。农业社会时期,决定这些乡村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   )

A . 河流水量 B . 冲积平原面积 C . 土壤肥力 D . 河流运输能力
10、中国南方村落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潮湿 B . 平原面积小 C . 文化背景 D . 沿河流伸展
11、

下图为某山地气温、降水随高度变化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山地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四个点,位于该山地迎风坡的是(   )


A . B . C . D .
12、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 . 气候 B . 河流分布 C . 植被 D . 地形
13、

读下列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图,分析甲、乙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 甲地水热条件优于乙地 B . 乙地昼夜温差大 C . 甲地土壤直立性强 D . 乙地地势平坦
14、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聚落就是小村庄 B . 聚落就是各类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C . 聚落是人们居住的场所,商店、学校不属于聚落范畴 D . 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
15、我国许多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当时先民选择居住地时,已经充分考虑到(   )


A .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B . 气候对聚落的影响 C .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D . 资源对聚落的影响
16、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   )


A . 河口三角洲 B . 河流汇合处 C . 冲积扇平原 D . 河流发源地
17、下列关于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 . 在山区,线路往往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 . 在山区修公路或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 . 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区的线路弯曲一般小于平原地区
18、历史上“蜀遭难,难于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难”得益于(   )


A . 环境变迁 B . 人口增多 C . 科技进步 D . 民族团结
19、我国西北重镇兰州,城市形态及铁路分布大致都呈东西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布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 . 矿产资源的分布 B .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C . 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D . 交通运输的需要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1)
A . 幽深峡谷 B . 山前平原 C . 山间盆地 D . 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2)
A . 地理位置 B . 灌溉系统 C . 农业技术 D . 水力资源
2、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该岛的地理特点是(     )

(1)
A . 铁路沿线多为荒漠景观 B . 主要河流河道宽、水流缓 C . 地势西高东低 D . 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2)对该岛农业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2)
A . 寒潮 B . 飓风 C . 春旱 D . 伏旱
3、

读下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

4、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河流 B . 聚落 C . 耕地 D . 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2)
A . 线路过长 B . 距城镇过远 C . 易受洪水威胁 D . 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3)
A . 地形分布 B . 绿洲分布 C . 河流分布 D . 沙漠分布
5、

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

(1)B地形区地貌特征      ,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      ,原因是      

(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①主要环境问题:       

②形成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