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有关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拔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 B . 纬度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山麓自然带与当地自然带保持一致
2、地处我国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在山体垂直变化中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森林草场的交错带,树木只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以下对“阴阳脸”现象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阳坡温度高,人类活动将森林砍伐,只剩下草场 B . 山脉“阴阳脸”现象与自然原因无关,纯属人类活动所致 C .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 D . 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
3、植物对其生长的环境往往有明显的指示作用,某植物茎上长着刺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根系非常发达。该植物的生长环境最可能是(   )


A . 干旱少雨 B . 光照充足 C . 高温多雨 D . 温和湿润
4、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   )


A . 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 北坡为背风坡和阴坡 C . 南北坡自然带高度的差异属于地方性分异 D .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5、

读下面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6、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分析,关于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 乙图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 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 D . 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7、我国的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而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则森林茂密。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 . 垂直分异规律 B .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 .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


A . 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 . 硬叶林→草原→荒漠 C . 落叶林→草原→荒漠 D . 雨林→草原→荒漠
9、非洲有一种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粗壮,枝叶稀疏,其粗壮的主干和松软的木质贮存大量水分。据此推测,该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最可能是(    )


A . 终年高温多雨 B . 终年炎热干燥 C . 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D . 干、湿季分明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描写的自然现象属于( )


A . 经度地带特征 B . 纬度地带特征 C . 垂直地带特征 D . 非地带性特征
11、按气温垂直分布规律,下图中有永久性冰雪的山峰是(   )


A . B . C . D .
12、

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   )


A .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 B . 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 C . 北坡纬度较高且相对高度小 D . 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
13、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下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制约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   )


A . 坡向 B . 海拔 C . 坡度 D . 人类活动
14、

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叠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拔的变化 B . 距海远近的变化 C . 气温的变化 D . 降水量的变化
15、

读图,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 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 . 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 . 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D . 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16、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   )

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 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

下图为我国某重要的东西向山脉山峰植被垂直带谱,关于该山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山峰可能位于秦岭山脉 B . M为北坡,N为南坡 C . 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于N坡的原因可能是位于背风坡 D . 该山体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8、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 . 暖流 B . 山脉迎风坡 C . 大气环流 D . 寒流
19、

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关于图中荒漠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影响,降水少 B . 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C . 其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D .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是主要成因

二、判断题 (共1小题)

1、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下图回答下问题。

(1)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      

(2)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3)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      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2、

图中的虚线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

(1)
A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 亚寒带针叶林
(2)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

(2)
A . 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 B . 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 C . 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 D . 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
3、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 B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      ,冬季气候特征是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基础是      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4、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 - 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森林景观出现在(   )

(1)
A . B . C . D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地适合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 . 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C . 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D . 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量
5、

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是:

A      带,B      带,C      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      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