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

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处气温比G高 B . E处气压比H处低 C . 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 D . 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
2、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   )


A . 山地迎风坡 B . 山地背风坡 C . 两极地区 D . 大陆内部
3、下列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4、下列有关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旋在北半球是低气压,在南半球是高气压 B . 气旋的气流都是逆时针方向由四周流向中心 C . 在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多为炎热晴朗干燥 D . 在气旋影响下多为阴雨天气
5、下列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B .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C . 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 D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6、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H代表高压,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7、

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 . ②>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①>②
8、广东沿海地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某些时段,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人们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形成原因是(   )


A . 暖湿气流侵入 B . 寒潮过境 C . 台风即将来临 D . 冷空气南下
9、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气旋 D . 反气旋
10、

下图中表示的大气运动正确的是(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


A . B . C . D .
11、

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2、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13、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这些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 .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 .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 . 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 . 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4、

对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受其控制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 B . 其为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C . 南极的极地东风带与其旋转方向一致 D . 为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
15、造成我国“一场春雨一场暖”现象的天气系统是下列四幅图中的(   )


A . B . C . D .
16、

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17、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


A . 赤道低气压带 B .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 副热带低气压带 D . 极地高气压带
18、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判断题 (共2小题)

1、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A . 正确 B . 错误
2、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低压系统。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20°-10°盛行西北风 B . 10°-20°盛行东南风 C . 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D . 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是(   )

(2)
A . 甲表示7月份、夏季 B . 乙表示7月份、夏季 C . 甲表示9月份、秋季 D . 乙表示1月份、冬季
2、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4)图中A,B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3、

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   )

(1)
A . 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 . 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C . 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 D . 白天,a可示意陆风
(2)若图示为某大洋环流模式图,则(   )

(2)
A . a可示意北赤道暖流 B . b可示意日本暖流 C . c可示意西风漂流 D . d可示意厄加勒斯暖流
(3)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且乙丙表示近地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影响a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B . 影响b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 C . 影响c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D . 影响d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
4、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 . 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 . ②地某年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该年易产生洪涝灾害 D . 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2)
A . ①地高温多雨 B . ②地寒冷干燥 C . 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D . 为1月份左右
5、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 .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 . 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 .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 . 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

(3)
A . B . C . D .
(4)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4)
A . 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B . 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 . 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 . 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