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8小题)

1、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是(  )

A . V形谷 B . 角峰 C . 冲积扇 D . 河漫滩
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黄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B . 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 . 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 .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3、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⑤坚如磐石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⑤ D . ①④⑤
4、

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关于地貌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 .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能 C . 变质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D . 只有内力作用才能使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6、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7、下面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 . 华北平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云南路南石林 D . 东非大裂谷
8、下列地质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 风化作用 B . 外力作用 C . 变质作用 D . 内力作用
9、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A . 花岗岩 B . 石灰岩 C . 大理岩 D . 板岩
11、

图中A、B、C分别代表某河流的上、中、下游河段,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


A . 侵蚀、堆积、搬运 B . 搬运、堆积、侵蚀 C . 搬运、侵蚀、堆积 D . 侵蚀、搬运、堆积
12、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


A . 河流阶地、大峡谷 B . 喀斯特地貌、陡崖 C . 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 . 角峰、U型冰川谷
13、属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植树造林   ③填海造陆   ④修筑梯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4、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河漫滩(   )


A . 一般出现在凹岸 B . 枯水季节接受堆积 C . 侵蚀作用强于堆积作用 D . 洪水季节被淹没
15、下列全部属于外力侵蚀成的地貌是(   )

①河口三角洲      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     ③荒漠地区的风蚀蘑菇

④新月形沙丘      ⑤高山顶部的角峰                 ⑥海边沙滩

A . ①②③ B . ④⑤⑥ C . ②③⑤ D . ①④⑥
16、

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山坡陡立,地质学上称之为块状山,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 . 断裂上升 B . 褶皱弯曲 C . 冰川堆积 D . 风力侵蚀
17、假设某城市坐落在一组由背斜和向斜构成的地质构造上,若该城市打算修地铁,单考虑地质构造,位置应选择在(   )


A . 向斜中心处 B . 背斜中心处 C . 向斜与背斜的过渡处 D . 向斜或背斜的一侧
18、华山西峰的地质构造属于(   )


A . 背斜 B . 向斜 C . 地垒 D . 地堑

二、判断题 (共2小题)

1、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普遍规律。

A . 正确 B . 错误
2、从地表形态上看,背斜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岭。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读下列四种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泰山                        ②司春女神                        ③桂林山水                     ④风蚀蘑菇

(1)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①冰川侵蚀 B . ②风力堆积 C . ③地壳运动 D . ④风力侵蚀
(2)下列山地与泰山成因相同的是(   )

(2)
A . 庐山 B . 天山 C . 太行山 D . 阿尔卑斯山
2、

读某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该地先后依次发生了(   )

(1)
A .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地壳运动 B . 地壳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 . 地壳运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 . 沉积作用、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甲—背斜形成的山 B . 乙—向斜形成的山谷 C . 甲—可能有地下水 D . 乙—适合修建隧道
3、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以下问题。

(1)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1)
A . 五台山风光 B . 桂林山水 C . 卧龙自然保护区 D . 长白山天池
(2)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2)
A . 冰川作用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风力侵蚀作用 D . 海浪侵蚀作用
4、

读“我国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类型是      ,图中河流最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2)①处地质构造为      ,在地形上成山岭的原因是      。图中②③处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      

(3)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4)丙丁两个水文站测到 河流径流曲线更平缓是      

5、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      ;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地的地貌类型为      ,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如果该图的陆地表示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表示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常会形成哪些地貌?试述其成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