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第23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2、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   )
A . 元素 B . 单质 C . 分子 D . 原子
4、“●”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 . B . C . D .
5、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闻气体气味   C . 塞进橡皮塞   D . 量筒读数
6、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有害气体SO2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溅落融熔物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A . A   B . B   C . C   D . D
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 . 八月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 . 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C . 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 D . 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性质不同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 .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 .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碘盐酱油 B . 雨水冰水共存物 C . 蒸馏水洁净的空气 D . 可乐食醋
10、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
A . 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 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 . 1L大豆与1L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粉笔折断    B . 棉纱织布    C . 木材燃烧    D . 汽油挥发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甲烷用作燃料    D . 氮气、氦气做保护气
13、“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据此说明化学变化的基础是   
A . 原子的破裂 B . 分子的破裂 C . 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 D . 分子、原子同时破裂,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和原子
1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加入催化剂只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 .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 . 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 .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及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1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都是化合反应    B . 生成物都是固体 C . 都需要点燃    D . 都是氧化反应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7、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不合理的是   
A . 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B . 电解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 . 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分子不同
18、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
A . 浓度    B . 浓度    C . 浓度    D . 浓度
19、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绘制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 门捷列夫    B . 达尔文 C . 拉瓦锡    D . 牛顿
20、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明所在的小组实验后试管破裂了,在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分析中,你认为符合题意的个数是   

酒精灯外焰部分温度太高了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没有混合均匀

加热前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

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了 

试管口向上倾斜了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冼了试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了酒精灯

A . 8个    B . 7个    C . 6个    D . 5个
21、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下列关于该反应前、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生成物有两种    B . 质量减少 C . 原子总数减少    D . 分子总数减少
22、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 2个氢原子:2H    B . 铝离子: C . 的结构示意图:     D . 氧化铁:
23、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 .      B .      C .      D .
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从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的符号是CO    B . 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C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7    D . 该元素原子核带27个单位正电荷
25、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符号是   
A .      B . O    C .      D . He
26、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 与N元素的阴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 .      B .      C .      D .
27、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有   
A . 氧元素    B . 氧分子    C . 氢元素    D . 氧原子
28、已知一个碳 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亮      镁条燃烧      酒精燃烧      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成炭      铜铸成铜器     铜器生锈      酒精挥发

I.卫生球消失.

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序号填空:

(1)表示阳离子的是       
(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3)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4)B图所示粒子符号是        .
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描述:
(1)2个镁离子      
(2)氦气      ; 
(3)3个氧原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离子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基础:
(1)量取8mL水应选取量程为      的量筒(选择“10mL”或“25mL”),读数时要平视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若先仰视读数为3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      20mL(填“大于”,“等于”、“小于”或“不能确定”);
(2)加热烧杯中液体,应在下方垫放      
(3)用酒精灯对试管中液体加热时应先      ,再用      加热。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水通电时会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实质.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下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加在试管口的棉花上 ,A的名称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3)如果在实验中发现试管里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错误操作可能是       
2、某同学设计一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如图 ,操作顺序为:

①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划分为五等分;

②导管A处先用止水夹夹住,再在燃烧匙放少许红磷,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气瓶里,塞紧橡皮塞;

③等燃着的红磷自行熄灭后,振荡集气瓶,使瓶内温度降至室温;

④打开止水夹A,可见烧杯中的水倒流入集气瓶中,

问:

(1)实验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      
(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如果集气瓶中吸进的水达不到 ,试分析可能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写出三条)
(4)如果把红磷改为木炭是否可以?为什么      
3、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工业制氧气是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编号 ;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基本类型是       填“化合”或“分解”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洛阳市第23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