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3 重要的碱(第2课时)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 B .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 . 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氢氧化钠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 .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 .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 ,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3、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B . “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C .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D . “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4、吴老师上课展示了一张图,以氢氧化钠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请同学回答有关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能生成盐的反应有3条 B . ③反应一定会产生沉淀 C . X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碱 D . 若X溶液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
5、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 C . 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6、氢氧化钡溶液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其中OH-参与反应的是(   )

①酚酞溶液     ②二氧化碳气体     ③碳酸钠溶液     ④稀硫酸.

A . 仅④ B . 仅②③④ C . 仅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7、小科在研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丙组和戊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现象 B . 甲组实验能观察到无色变成红色,可推出氢氧化铜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C . 乙组实验无明显现象,说明两者不能发生反应 D . 丁组实验产生蓝色絮状沉淀,说明碱都能和含铜离子的溶液发生反应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B . 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 . 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 . 碱的溶液都呈碱性,所以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C

归纳法

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碱的通性

D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碱的化学性质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      试液变蓝,使      试液变红.
(2)碱+非金属氧化物→      +      .例: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      
(3)碱+酸→      +      .例: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      
2、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HCl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
(1)测得NaOH溶液的pH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7.
(2)将一定量的HCl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小于7,则可以确定HCl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3)HCl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Ⅰ.实验记录:

①在甲实验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②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2)Ⅱ.废液成分探究: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讨论交流】①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1:是碳酸钠;   猜想2:是氢氧化钠;  猜想3: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的猜想是: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上述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将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猜想2正确

      

猜想1正确

      

猜想3正确

③要验证你的猜想,所需要的试剂和预计的现象是      

【反思拓展】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2.3 重要的碱(第2课时)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