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题)

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突(suí)     殷勤      楼玉宇(qióng)     徘徊 B . 然(yān)     号呼      死者相(jiè)       婵娟 C . 户(qǐ)      宫阕      哗然而(hài)       赋敛 D . (chǐ)     孀妻      汪然出(tì)        莅事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知叔叔说了一句什么话,爷爷大发雷霆 B .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C . 领导的那番话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D . 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或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3、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红岩》中郑克昌伪装成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被余新江等人识破,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他。 B . 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遭遇,这养成了她自尊、坚强、独立的个性。 C . 富家女孩冬妮亚喜欢保尔“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两人在交往中慢慢相爱并结成了夫妻。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还是坚强地给自己提出了帮助妻子进步的任务。 D . 《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下令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 B .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 .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 . “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遵义的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被深深地折服了。 B . 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C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 . 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球鞋、手帕、衬衫、拖鞋等。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愤愤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7、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      ,都护在燕然。
(2)《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      
(3)《无题》:      ,东风无力百花残。
(4)《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5)《忆秦娥·娄关山》:从头越,            
(6)《愚公移山》中表现愚公移山艰难而路途遥远的句子是:            
(7)苏轼《水调歌头》中借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内心激愤、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5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低聚木糖:益生元中的超强者

楚天寒

    ①大家都听说过木糖醇,因为这种物质常用于无糖口香糖、无糖饼干等食品中,但是说起低聚木糖,也许你就不太熟悉了,低聚木糖由2-7个木糖分子连接而成,其中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由于它具有很好的健康功效,因而在国内外食品和保健品行业广泛使用。

    ②植物的细胞壁里有一种名为木聚糖的物质,通过高压蒸煮或蒸汽处理将这种聚糖提取出来,然后用从细菌中提取出的木聚糖酶降解,便可以得到低聚木糖,很多植物原料都能用来生产低聚木糖,比如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麦麸、麦秆、稻草、稻壳、树皮等,可以说是废料中的宝贝。不过,用于食品中的低聚木糖必须以小麦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

③低聚木糖是肠道健康的好帮手。低聚木糖最大的特点是能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因此是典型的益生因子,其增殖效果比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强20倍。研究表明,每天只需口服0.7克低聚木糖,两周后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比例可以从8%增加到18%,三周后双歧杆菌的比例可增至20%。除了帮助益生菌生长外,它还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肠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等病原菌生长,具备双向调节的能力,更厉害的是,它可以通过主动“绑定”致病菌,阻止细菌攻击肠壁细胞,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腹泻。

    ④低聚木糖对“三高”和肥胖人群来说也是福音,它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30%-50%,且口味与蔗糖接近,因此可以替代一部分糖 , 关键是它很难被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消化,因此也几乎不提供热量,可以满足糖尿病人对甜食的需求,多项动物实验证明,低聚木糖具备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胆固醇的潜在能力。

    ⑤在中国,低聚木糖最初是用于饲料而不是食品,目前它在蛋禽、肉禽、生猪、奶牛等养殖领域均有应用,利用它调节肠道菌群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可以减少动物的腹泻,降低抗生素用量,增加动物的产蛋、产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外,低聚木糖还可用于生态肥料中,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力,保持土壤肥力。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2期,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③段,概括低聚木糖对肠道健康的益处。
(4)第④段画线句中划线的“一部分”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丢草绳

    小时候,每年的夏天,体弱多病的我,总要生上那么几天的疟疾。多少年来,我对夏天总怀有一种畏惧的情结。患了疟疾,多半是听之任之,家里没钱给我找医生。每次看到我生疟疾时那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母亲总是既焦急又难过,但毫无办法,她唯一能够做的,也就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病魔快快从儿子身上走掉。

    有一年夏天,我病得特别厉害,时间又拖得特别长,母亲心急如焚,人明显地憔悴了,眼睛也红红的,大约是哭过了。

    后来,母亲不知在何处打听到了一个“好办法”:让生疟疾的人,找一根草绳系在腰间,过上一夜后,第二天早上,将那根草绳解下丢在路口,如果有人从草绳旁经过,那么,这人就会带走草绳上的疟疾,而原来生疟疾的人也就会好了。

    得到这样的“好办法”,母亲并没有露出喜色,反而更加唉声叹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让谁带去也不忍心啊!”但看到我被疾病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样子,母亲终究还是昧着良心按那方法做了。

    记得那天晚上,母亲一边给我系着草绳,一边还心事重重地说:“你这个病秧子,咋就这般累人!”我知道,母亲之所以呵斥我,其实是因为她的心里很矛盾。

    一个不眠之夜过后,天色还没有完全亮,母亲就将我腰间的那根草绳解下,然后,趁着朦胧的夜色,匆匆地丢在了一条并不很远的乡间小路上。丢下草绳后,母亲便逃似的跑了回来。到家母亲还喘着粗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定下神来。她轻轻地安抚着我:“没事了,妈已为你丢了草绳……”

    然而,非常不争气的是,虽然母亲为我丢了草绳,但我的病却并没有因此好转,反倒烧得越来越厉害了,这不由得使母亲更加失望和惶恐起来。

    一天,在我迷迷糊糊发着烧、无力地躺在床上的时候,邻居家有位我喊“三姨”的来看望我。坐在床沿,三姨用手摸了摸我滚烫的额头,心疼地说:“这伢子,真是遭罪!”母亲也就愈加悲叹了,她说:“在往日,烧上几天也就好了,这次都拖了这么多天,还没有见好的样子,真不晓得是怎么弄的!”然后,她就开始抹起泪来。

    三姨的眼也红红的,她没提看病的事,她知道母亲没钱。“你给他丢过草绳了吗?”过了一会儿,三姨问。母亲显得很不好意思,说:“丢过了,但是没用,你看这伢子还是这样病着。”

    三姨问母亲将绳子丢到了什么地方。母亲告诉了她。三姨拍了一下腿说:“你怎么将绳子丢在那儿呢,那条小路根本就没有人走,没人走,怎么能带走伢子的病呢?”母亲这才恍然大悟起来。可母亲又说:“其实也不忍心,都是乡里乡亲的,让谁带去呢!去时我只将那绳子朝那儿一丢就算了,也没想那么多!”三姨没有再说什么,她与母亲都望着躺在床上的我。

    三姨从我家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将乡村照得金黄金黄。母亲将三姨送出屋,说了些客套话,然后,返身回到屋里为我敷了湿毛巾,倒了一杯开水,出去了。

    母亲是打算去菜园掐一些菜回来做饭的,但很偶然的一瞥,母亲怔住了。母亲发现,刚刚从我家走出去的三姨,正快步朝着母亲丢草绳的那条小路上走去……

    提着空空的竹篮,呆呆地立在菜园里,母亲的脸上流出了许多泪花。

    后来,母亲就常常对我唠叨起这件“丢草绳”的事情。我也常常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想起那位并不是我嫡亲的三姨。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1)文中说“母亲这才恍然大悟起来”,是因为母亲不知道“那条小路根本就没有人走”吗?请结合全文做具体探究。
(2)下面两个句子在刻画人物和景物描写方面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①丢下草绳后,母亲便逃似的跑了回来。到家母亲还喘着粗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定下神来。

②三姨从我家离开的时候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将乡村照得金黄金黄。

(3)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母亲,作者还刻画了三姨这个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4)“我也常常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一句中划线字“难忘”体现在哪些方面?
3、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共享单车,押金焦虑

材料一:近日,不少共享单车的用户遇到了退押金难的问题。有多名网友反映,在个别共享单车企业申请退押金超过两个月后,仍未收到退款。据了解,在共享单车退押金潮中,竟然出现了黄牛,声称收取130元至150元不等的费用可以帮助用户退款。出乎意料的是,黄牛在收取费用后,竟然真的把共享单车押金拿到了。据媒体报道,有一个黄牛,在一个平台上,仅仅10天时间,就做成了47笔买卖,收入至少6000余元。

材料二:共享单车押金不是一个小问题。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只是一两百块钱,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却是一个庞大的数据。现在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共享单车,有的押金要299元,有的只要99元,也有不少可以免押金骑行,但总的来看,收取押金还是主流。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家共享单车公司注册用户准确数量难以确定,但总押金量保守估计在60亿元左右。这么大规模的资金,想想都让人不放心。

材料三:网友希希:我好奇的是,这么大金额的押金如果用于理财,升值收益究竟应该归谁。

网友天网:且不说那些已经退出市场的单车,存在押金退款难的问题,即便部分仍在运营的公司也面临退款难等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共享单车的美好形象。

网友竹叶青:应该讲,有些共享单车有着长远的眼光,并不在乎这些“蝇头小利”。也不排除有些共享单车,就把目光盯着押金,想在押金身上做文章。当押金的命运只能寄托于共享单车的前途以及道德时,只能忐忑不安。

网友碧血剑:共享单车押金不同于一般的租凭押金,并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一辆单车对应多个用户。这也使得共享单车押金具有了一定的金融属性,从而有产生金融风险和社会问题的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亟须有关方面给说法。甚至就连那些负责任有前途的共享单车平台,也在期待一个说法。

网友托马斯:一些有责任有前途的共享单车平台,比如ofo单车,其首席执行官戴维表示,他们收取的押金一分都没有动,他们在期待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明确的规定,以期尽快妥善解决共享单车押金的问题。

网友九重天:共享单车押金黄牛是一个提醒,共享单车押金应该尽快给说法。共享单车押金不能“共享”了之,这笔属于消费者的钱,不能稀里糊涂被挪用,甚至打了水漂。

(1)写出你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价值的结论。
(2)围绕共享单车押金,人们主要有哪些焦虑?
(3)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3)
A . 使用共享单车时必须缴纳99元至299元不等的押金。 B . 押金退还难的问题使共享单车的美好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大打折扣。 C . 共享单车押金问题如何解决,有关部门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处理意见。 D . 被共享单车公司收取的押金,用户均可在支付一定费用后通过黄牛退还。
4、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医以王命之     聚:      

②余将吿于事者     莅:      

③岁其二           赋:      

④貌若甚者         戚: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处境?
5、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A .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 . “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 . 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三、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微信阅读被首次纳入调查,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

材料二:清华大学新媒体指数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发现,微信内容以快、精、短为特点,并呈现了短视频、纯干货、附带背景音乐等不拘一格、多元化呈现方式的格局。整体而言,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依旧是主体。

材料三: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认为,儿童阅读、学术阅读和经典阅读还是应该坚持纸质书。微信主要功能是娱乐、浏览,他主张儿童阅读不要从微信阅读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微信阅读容易分散其注意力,不能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纸质书阅读才能让你不受干扰,一面看,一面思考。

(1)从材料一中,你能看出时至今日微信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说“浅阅读、轻阅读、泛阅读”有何特点。
(3)航天中学九年级组将于11月23日上午8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一次微信阅读交流会,欢迎广大九年级学生及老师光临。请你为该活动设计一份宣传海报。

四、作文(共1小题)

1、根据下面的材料和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田地,可以在上面种植很多东西,比如,可以是一个令人怀念的人,一处难以忘怀的风景;还可以是一份善良与美好,一个梦想与幸福……你会种些什么呢?

请以“在心田里种植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