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选项 | 实验 | 实验目的 |
A | 将少量氯水加入到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振荡后加入 少量CCl4振荡、静置 |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
B |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 |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
C | 测定同质量的Na2CO3、Na2SiO3溶液的pH | 比较两种盐的电离能强弱 |
D | 将擦干表面煤油的Na、K小块分别放入热坩埚中,观察 燃烧时的焰色 | 比较钠、钾的金属性强弱 |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①实验ⅰ可知产生气体中只有NO2 ②实验让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③实验ⅲ说明浓硝酿有挥发性④实验市产生的气体中检测出CO2 , 说明木炭被浓硝酸氧化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二、综合题(共2小题)
序号 | 所选试剂 | 反应原理或现象或解释 |
方法1 | MnO2、稀硫酸 | 离子方程式: |
方法2 | 稀硫酸、淀粉溶液 | 溶液变蓝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①比较2z (x+y) (填 “<"、“>”或“=”).
②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9,达平衡时,HI的转化率= 。
③只改变该反应的一个条件,试写出能提高HI转化率的两项措施: 、 。


请完善由以上信息可得到的如下结论:
①H2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H2O2的分解速率与 有关。
③“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大”的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c(Mn2+)对H2O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 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系統 。

①该反应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3,H2S的平衡转化率α1= ,反应平衡常数K= 。
②在350℃重复试验,平衡后H2O(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H2S的转化率α2 α1 , (填“>”“<”或“=”)该反应的△H 0。
③测定钢铁中硫含量: 将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 , 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已知25 ℃时,H2SO3的电离常数K.a1=1×10-2 , Ka2=5×10-8 , 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b= 。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 , 则溶液中c(H2SO3)/c(HSO3-)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三、实验题(共1小题)
他们先向硝酸酸化的0.05mol/L AgNO3溶液(pH≈2) 中加入稍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经检验未生成其他含氮物质.
丙为证实自己的猜测,取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变红,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取样时间/min | 现象 |
ⅰ | 3 |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ⅱ | 3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
ⅲ | 120 |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
①“白色沉淀”是 。
②丙对Fe3+产生的原因分析:
因“未生成其他含氮物质”,故认为Fe2+不是被 氧化的。随后又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与H+反应生成Fe3+;
假设b:Fe2+被O2氧化,而产生Fe3+;其对应的高子反应方程式为
假设c: 氧化了Fe2+ , 而产生Fe3+
③丙为证实假设a、b不是主要原因,又补充了对比实验: 向硝酸酸化的(pH=2) 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清加KSCN溶液,3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④戊为证实上述假设c成立,设计了如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取此电池工作前与工作-段时间电源计指针回至“0”时左池中的溶液,同时分别滴加K3[FeCN)6]溶液,后者蓝色沉淀较少;左池再滴加X的浓溶液,指针又有偏转。则X为 溶液;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请按要求回等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