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2、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
A . 停表
B . 刻度尺
C . 温度计
D . 体温计
3、下图是亮亮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4、根据公式v=S/t可知( )
A . 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 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大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大,速度就大
5、夏天,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了,这一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液化
B . 凝固
C . 汽化
D . 凝华
6、“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
A . 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 . “神舟十号”飞船
C . 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
D . 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7、下列选项属于液态水存在的形式的是( )
A . 冰花
B . 雪
C . 雾凇
D . 初冬季节,在室外嘴呼出的“白气”
8、霜的形成属于(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凝固
D . 凝华
9、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小华旁边的座位
C . 窗外的树木
D . 车内走过的乘务员
10、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
A .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 相对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 .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下列s-t图象中,能反映汽车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1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
A . 晶体熔化过程
B . 晶体凝固过程
C . 非晶体熔化过程
D . 非晶体凝固过程
13、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B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C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一定相等
14、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是水蒸气液化在玻璃窗外表面形成的
B . “雾”是升华形成的
C . “雾”是水蒸气液化在玻璃窗内表面形成的
D . “雾”是凝华形成的
15、图书馆内禁止“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大
B . 音调高
C . 音色好
D . 速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共8小题)
1、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水蒸气成冰晶的过程中 热量.(吸收或放出)
4、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 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 m/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 的。
6、蜡块、玻璃、钢铁、沥青四种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升华、熔化、汽化、凝固四个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7、图甲乙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则图 是液体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液体沸腾时的情况。
8、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 吋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
三、计算题(共15分,24题5分,25题10分)(共2小题)
1、已知光速为3×108m/s,一束光从地球传播到月球需要大约1.3秒时间,求地与月球之间距离为多少?
2、“十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经过某交通标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1)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牌到上桥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四、综合题(共39分)(共6小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该实验的原理是 。
(3)实验为了计时方便,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甲丙= cm,t甲乙= s。甲丙之间的平均速度v甲丙= m/s。
(5)该小车是在做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
(6)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乙位置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丙位置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该同学的做法正确吗? ,理由是 。
2、如图所示,
(1)此温度计常用来给人体测量温度,叫 。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是 ℃。
(2)此温度计在使用前显示为38.8℃,如果拿过来直接给一个体温为37℃的人测量体温,测量的结果是 ℃。此次测量结果是 (选填“错误”或“正确”)的。这是因为 。
3、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知,该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者“非晶体”);该物质熔点是 ;熔化经历 分钟,第10分钟处于 状态;熔化的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 降低”)。为了适当缩短熔化时间,我们可以适量 。
4、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c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平均速度为 m/s。
5、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放置上有什么要求? , 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
(4)给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汽”冒出,“白汽”是 (填序号)。 (4)
A . 水蒸气
B . 小水珠
6、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带有与外界相通小孔的胶塞,固定在铁架台上进行实验。
(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加热到第 分钟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的条件是 。实验中圆底烧瓶上加盖胶塞,是为了 。
(2)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同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于是他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