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5小题)

1、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


A . 内蒙古高原 B . 云贵高原 C . 山东丘陵 D . 华北平原
2、我国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种类有(    )


A . 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B . 地震、泥石流、滑坡 C . 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 D . 地震、火山、海水入侵
3、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 . 地震 B . 火山喷发 C . 滑坡 D . 泥石流
4、受强降雨影响,2011年6月12日10时福建永定县坎市镇发生山体滑坡,导致7人被困遇难。关于滑坡的正确叙述是(    )


A . 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 . 该滑坡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没有任何的先兆 C . 该滑坡是持续降雨导致岩体顺斜坡滑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D . 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5、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


A . B . C . D .
6、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工程建设。图中边坡上网格状装置的主要功能是(    )

        


A . 加速径流 B . 保持水土 C . 促进蒸发 D . 美化环境
7、

读下图,据图分析影响该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地形地貌 B . 板块运动 C . 大气降水 D . 地表植被
8、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A . 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 . 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C .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D .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9、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A . 黄河河口三角洲 B . 内蒙古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天山北麓
10、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 . 桥梁、厂矿 B . 沉损船只 C . 粮食作物 D . 滑坡和泥石流
11、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 . 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 . 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D . 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12、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


A . 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 . 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 . 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 . 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13、四个城市附近地形最不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


A . 圣地亚哥 B . 广州 C . 乌鲁木齐 D . 吉隆坡
14、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可能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震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5、烈度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震级  ②人口密度  ③震源深度  ④经济发展程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填空题 (共5小题)

1、我国的地震灾害特点:      、频度高、      、危害大。

2、我国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少;多发区:青藏、      、华北和      

3、规律: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      的分布。

4、我国的地质灾害存在东重西轻空间差异的原因:东部      、建筑物及      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

5、滑坡、泥石流灾害一般发生在:      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      的地区。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区有多处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险情。

(1)简要分析雅安市芦山县发生滑坡、泥石流的直接原因。

(2)可能产生此类地质灾害的其它因素有哪些。

2、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1)
A . 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 . 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 . 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 . 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2)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

(2)
A . 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 . 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 . 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 . 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3、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在山区形成的沿河流、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据此完成两小题。

(1)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国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    )

(1)
A . 受季风环流影响,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 B . 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 C .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D . 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
(2)我国山洪频繁多发的地带,集中分布在(    )

(2)
A . 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区 B . 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 C . 南方低山丘陵区 D . 河流纵横交织,河网密度较大的地区
4、

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      省,该省区灾害点主要分布在该省的            

(2)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      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最少。

(3)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      地区。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