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葵花子)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 . 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 . 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 . 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2、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    )

A . 下降 B . 上升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3、有 A,B 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的都是煤油,A 玻璃管内径大,B 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测同一种液体的温度,测量的情况是( )
A . A 准确度高 B . B 准确度高 C . AB 准确度一样高 D . 无法确定
4、下列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
A . 有人居然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了 B . 小明家住南沙,他在家中用不加盖的铁锅将水烧到了 120℃ C . 传说中项羽能用手提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 D .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行走时可不通过任何工具而自由交谈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 4.5m=4.5m×100cm=450cm B . 456mm=456× =0.456m C . 36cm=36× m=0.36m D . 64dm=64dm× m=6.4m
6、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若酸碱溶液溅入眼睛内,立即用手揉眼睛,随后用大量清水清洗 B .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C . 实验室里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有白色固体,为分清是白糖、食盐,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别开来 D . 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
8、实验室加热约 5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 ①③④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⑤
9、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为 20 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又仰视得数据为 30 毫升。则关于小石块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于 10 立方厘米 B . 小于 10 立方厘米 C . 由于先俯视后仰视,误差抵消,刚好等于 10 立方厘米 D . 无法确定
10、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准,将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3℃,放在一标准气压下的沸腾的水中的示数为 97℃,若放在室内空气中示数是 20℃,则室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是( )
A . 17℃ B . 20℃ C . 23℃ D . 19.2℃
11、某同学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 C 含量多少,取 2 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维生素 C 能使蓝色淀粉一碘溶液褪色),然后用 2 只胶头滴管分别向 2 只小烧杯滴入苹果汁和橘子汁。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实验中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

①榨取的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②2 只小烧杯中蓝色淀粉一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③2 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 1 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④小烧杯的大小必须相等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
12、下列是几位同学有关温度的争议,其中正确的是( )
A . 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感觉不冷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B . 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 C . 井水在冬天温度高,在夏天温度低,这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 D . 在同一环境中的铁比木头温度低
13、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 . 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70 次 B . 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30 次 C . 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20 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 90 次 D . 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 60 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 115 次
14、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记录,其中有一位同学记录错误的是( )
A . 小明: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数据是 25.36 米,这个皮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1 分米; B . 小红:用刻度尺测得科学书的宽是 16.80 厘米,准确值是 0.168 米; C . 小洁:下列是几个物理量的国际制主单位:长度:米;体积:米 3;温度:摄氏度 D . 小王:衢州市区 2003 年冬天最低气温是-6℃,读作零下六摄氏度或负六摄氏度
15、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位。这是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偏向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次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
A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 . 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D . 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17、身高 160cm 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 . 教室宽 5 臂展,约 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 . 教室长 10 步幅,约 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 . 课桌长 4 拃,约 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 . 科学课本厚 1 指宽,约 10cm
18、为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 1000 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 L,再量出一个垫圈的厚度 L1 , L/L1 即为垫圈的总数 B .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 L,再量出 10 个垫圈的厚度 L1 , 10L/L1即为垫圈的总数 C .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 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 M1 , 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 D .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 M,再测出 10 个垫圈的质量 M1 , 10M/M1 即为垫圈的总数
19、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 . -12℃ B . 32℃ C . 40℃ D . 100℃
20、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正确,现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盛酒精的开口瓶中和密封的盛有酒精的瓶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均为 18℃,则( )

A . 甲温度不准确 B . 乙温度不准确 C . 丙温度不准确 D .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

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 B

测量时误差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

2、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合作交流、评估”等。某课外学习小组的张勤同学交流了下面的疑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个一次性纸杯的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平面用力吹气,里面的纸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丁强同学回答:“可能向上跳出,可能压得更紧,也可能静止不动”,丁强同学的回答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要素,其他同学将张勤的疑问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里面纸杯向上跳出,这又属于科学探究活动中的”      要素(以上两空均选填题中给定的要素编号)。

3、有一天早晨,李明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就顺手将体温计放在客厅的桌子上上学去了,傍晚回到家,他注意到体温计的读数为 35.5℃,他以此判断当天的最高气温是      (填“大于”、“小于”、“等于”)35.5℃,他的理由是      
4、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 1 分,满分 5 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 3 分。请回答:

(1)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2)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标志是      
(3)连接导管和玻璃管的方法是      
5、如图是测某种矿石的体积的示意图,其中甲图是装入水时的示意图,A、B、C 分别可能是 10、20、30 毫升的某个数值;乙图是放入矿石后的示意图,D、E、F 分别可能是 30、40、50 毫升的某个数值,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      ,该矿石的体积是      

6、请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下面表格的总长度 a      ,总宽度 b      。若每小格面积为 2cm2 , 则脚印的面积 S 为      

7、有一托盘天平,没有游码,最小砝码为 100 毫克。用这架天平称量一个物体,当右盘放置 27.60 克的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0.5 小格,当从右盘中取出 100 毫克的砝码,天平指针向左偏转 2 小格,如图箭头所示,则这个物体的质量是      克。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1、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 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

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描述,自

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个小塑料瓶,B 为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h。经过讨

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 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 h(cm)


5.1

5.2

5.1

M

5.2

⑵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 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      m,通过表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 h 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

的数值要      (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 40.3 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      

2、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 8 种票面值的纸币样品各 30 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请回答如下问题:

面额

细菌总数(个/30 张)

每张的细菌数(个/张)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cm2

2角

126150

4206

34

5角

147400

4913

34

1元

363150

12106

68

2元

363100

12127

67

5元

98800

3293

16

10元

145500

4833

27

50元

25700

857

4

100元

12250

408

2

(1)由数据可推理出      面额纸币的使用频率较高。
(2)在使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额纸币的      数据(填“细菌总数”;“每张的细菌数”;“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3、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
(1)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      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 15 厘米 3)、两个 100 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3)利用 100 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3)
A . 5 毫升 B . 50 毫升 C . 80 毫升 D . 95 毫升
4、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某课题组对酒精灯火焰部分的温度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象。

请回答:

(1)由上面的曲线可知,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点出现在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部分。
(2)使用酒精灯时,有下列四点注意事项,其中三项是为了防止火灾,剩余一项是防止酒精灯不易点燃,这项是( )。
(2)
A .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 . 绝对禁止拿酒精灯到已经燃着的酒精灯上去点火 C . 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D . 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
(3)该课题组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4)
A . B . C . D .
(5)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点即可)      
5、在“鸡蛋放在溶液里”实验中:
(1)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药匙、烧杯外,还要用到      
(2)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应该使用      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3)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      
6、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

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1)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      
(2)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 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 0 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 3 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a.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b.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      

7、现有一个盛有大半瓶饮料的平底可乐瓶(如图)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根细线,试测出这个可乐瓶的容积。写出操作步骤及计算容积的数学表达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