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观察生物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 . 显微镜、放大镜         B . 放大镜、放大镜 C . 显微镜、显微镜   D . 放大镜、显微镜
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A . 位于液泡的上方  逆时针 B . 位于液泡的上方   顺时针 C . 位于液泡的下方  逆时针 D . 位于液泡的下方   顺时针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发现视野中细胞重叠不宜观察,应该(  )
A . 移动装片 B . 更换目镜 C . 更换物镜 D . 调亮视野
4、羚羊发现猎豹追击就迅速奔逃,羚羊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生物特征(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需要呼吸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5、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作用(  )
A . 植物的种子萌发 B . 甘薯长出新叶子 C . 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 D . 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长到2.5千克
6、如图是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 B . 更换物镜一定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实现的 C . 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细胞膜 D . 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
7、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该细胞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液泡 D . 叶绿体
8、在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B .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C . 用镊子撕取洋葱鳞片内表皮一小块,平展地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 D .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平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9、植物体茎的结构中有一层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向内发育成木质部,向外发育成韧皮部,据此判断,形成层属于(  )
A . 保护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营养组织
10、李小芳同学将六种生物依据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所示,你认为她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类群1:蜗牛、虾、蝗虫

类群2:眼镜蛇、鲫鱼、麻雀

A . 脊椎骨的有无 B . 体温是否恒定 C . 呼吸方式的不同 D . 生殖方式的不同
11、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A . 卵生 B . 全身被毛 C . 哺乳 D . 用肺呼吸
12、小明去野外考察时发现一株植物,仔细观察发现,这株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结构,据此可以判断,这株植物属于(  )
A . 被子植物 B . 裸子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苔藓类植物
13、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细胞生物不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 草履虫能趋利避害 C . 衣藻、变形虫、草履虫均属于单细胞生物 D . 草履虫和衣藻都能利用细胞膜排泄废物
14、长兴的白果(银杏种子)和德清的枇杷是湖州的特产。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枇杷树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  )
A . 白果与枇杷的甜度 B . 叶的形状 C .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D . 白果与枇杷的颜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细胞      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      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      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2、请你根据以下检索表,给下列动植物分类(请把答案填写在方框内)。

3、图示五种常见动物,请回答问题:

(1)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它的体表有      ,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E与D相比,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3)依据动物身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将B、C、D、E归为      动物。除这种归类方法外,你还可以依据      将图中五种动物归为两类。
4、  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
(1)除了特殊外貌外,扭角羚还有三种基本体色:深棕色、浅黄色和金黄色。决定扭角羚体色这一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中的      内。
(2)扭角羚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扭角羚的生殖方式是      
5、结合如图所示生物,回答问题。

(1)需借助      来观察这些生物的内部结构。
(2)它们都属于      生物,A的名称是      。C通过      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3)上述生物中具有细胞壁的是      (填字母)。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观察视野中看到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2、海洋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甲)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上文(甲)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      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中: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填序号)。
(5)由于受到不利因素的作用,正常细胞可能发生癌变成为癌细胞,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很多,请举出其中的一例      
3、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⑴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⑵作出假设:      

⑶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能”或“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⑷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⑸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⑹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观察生物 单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