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1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热带气旋 D . 温带反气旋
2、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


A . 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B . 连续离岸吹的强风 C . 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D . 海底火山的喷发
3、关于海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B . 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很少 C . 海啸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均由巨浪引起 D .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4、下列不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是(  )


A . 风暴潮 B . 干旱 C . 海底火山喷发 D . 海面风灾
5、我国莱州湾地区风暴潮的成因是(  )


A . 台风 B . 地震 C . 火山喷发 D . 寒潮大风
6、

与下图中海湾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热带气旋 D . 温带气旋
7、

下图海湾风暴潮严重,形成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

①口大内小的喇叭湾       ②飓风活动频繁         ③西南季风

④地震活动         ⑤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
8、

读“四个海湾示意图”,有关四海湾的正确叙述是(  )


A . 甲海湾是世界飓风、风暴潮、海啸和洪涝的重灾区 B . 乙海湾每年8月18日会形成壮观的天文大潮,湾口分布有渔场和天然气田 C . 丙海湾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 D . 丁海湾面临该国著名的海上油田和世界著名渔场
9、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 B . 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 C . 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 D . 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
10、下列行为不能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的是(  )


A . 利用气象卫星正确预报 B . 加固海堤 C . 建造沿海防护林 D . 入保险
11、对闽、浙发展滩涂养殖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 地震、火山 B . 洪涝和泥石流 C . 干旱、低温 D . 台风和强热带风暴
12、与热带风暴的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 . 冷锋 B . 暖锋 C . 热带气旋 D . 温带反气旋
13、

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2010年第5号的强热带风暴“蒲公英”造成了越南数万人死亡。同年13号,强台风“鲇鱼”登陆中国福建,致使上千万人受灾。下列四幅图中,能够表示强台风“鲇鱼”的是(  )

A . 图A B . 图B C . 图C D . 图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已建立了风暴潮信息系统

②防波堤、拦河坝和堤坝可以减小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③荷兰防潮闸工程有效保障了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的侵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D . ①②③
15、下列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有(  )

①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

②地震海啸灾害、赤潮、海水入侵、巨浪、溢油灾害

③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干旱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

④地震海啸灾害、赤潮、海冰灾害、巨浪、溢油灾害

A .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16、台风、热带气旋、飓风可能引起的海洋灾害有(  )


A . 海啸、浮冰 B . 风暴潮、巨浪 C . 巨浪、地震 D . 暴雨、洪涝
17、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18、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9、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 B . 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 C . 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 D . 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让目前的死亡人数翻番。

材料三 本次震中分布图

(1)本次地震震中位于      岛西北近海,震级达9.0级,该地区发生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海啸是      ,对沿岸地区有哪些破坏作用?       

(3)为什么该地区海啸过后容易爆发瘟疫?

(4)利用上述材料说明本次灾害发生的特点,造成该地区巨大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根据2010年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20海里。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

材料二 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

(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3、

下图为“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      季,判断理由是      

(2)图中乙海底地形是      ,其成因是      

(3)甲海区海水盐度高的原因是      

(4)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简析丙海域风暴潮严重的自然原因。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8月4日,“莫拉克”台风在太平洋上形成,随后向西北移动。8月8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及时发布消息,这次台风对我国台湾、福建、浙江等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为什么在北半球太平洋西部形成的台风多沿东南—西北方向移动?

(2)台风属于什么天气系统,所经之地会产生什么天气?

5、

下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地理选修二第六章第1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