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节 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课时练习(新版)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2、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下列读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B .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C .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 . 2个氢分子加1个氧分子等于2个水分子
3、“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 . 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D . 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 反应的快慢 C .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5、如图是四位同学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场景。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 4P+5O2 2P2O5 B . C+O2 CO2 C . S+O2 SO2 D . 2H2+O2 2H2O
6、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 . 2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上1个氧分子等于2个二氧化碳分子 D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7、已知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 2Al2O3。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 . 27∶32∶102 B . 27∶24∶43 C . 4∶3∶2 D . 108∶96∶204
8、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B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 . 得到的液体燃料的化学式是H2C2O D . 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9、将A、B、C三种物质各10 g,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 g。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  )
A . 5∶1 B . 5∶2 C . 5∶3 D . 4∶1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 . 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1、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得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B . 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 . 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 D . 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                       
(1)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2)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14.1 g青蒿素燃烧生成33.0 gCO2和9.9 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2、现有 6.4 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 4.4 g二氧化碳、2.8 g一氧化碳和7.2 g 水,求出该未知物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 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节 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课时练习(新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