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2、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热
B .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要吸热
C . 寒冷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要吸热
D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 . 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 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冰是晶体
B . 冰的熔点是 0℃
C .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 15 分钟
D .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6、在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 .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B .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 .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融化却变小
D .
晒干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7、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蒸发
B . 熔化
C . 液化
D . 凝华
8、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棉花糖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食物.做棉花糖时将白糖放在棉花糖机的圆盘上,白糖很快化成糖水,旋转的圆盘将糖水甩出,就可看到一丝丝的糖绕在小棍上,这样,就做成了既好看又好吃的棉花糖.在整个做棉花糖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
2、有两种固体A和B,其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A和B在熔化过程中主要区别是: .
3、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小影同学用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时,做了以下步骤:
A .用酒精棉球对体温计消毒
B .把体温计放入腋下
C .5 min后取出读数
D .把体温计从盒中取出
E .手拿体温计上端,用力甩几下
F .把体温计放回原处
你认为测量时的正确步骤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2、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 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 态,在G点是 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 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
(2)同学们交流时发现:各组测出水的沸点大部分不是100 ℃,原因可能是 出一点即可).
四、简答题(共2小题)
1、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