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假设 C . 观察 D . 做结论
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 . 红磷 B . 镁条 C . 铁丝 D . 木炭
3、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

A . 装置漏气 B . 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 C . 点燃红磷时燃烧匙缓慢的伸入瓶中 D . 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4、用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望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再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一端伸入红色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铁丝片生锈 B . 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C . 铁丝片消失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D . 铁丝片生锈且红水上升到玻璃管中
5、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是(   )
A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 . 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 D . 反应速率不变
6、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右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注射器内有液体 B .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C .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 .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7、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 .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 . 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 . 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9、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陶瓷    B . 裁剪窗花    C . 雕刻玉石    D . 编织竹篮
10、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B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 .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谢赫曼,以表彰他在发现准晶体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准晶体可能具有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抗氧化性强    B . 硬度大    C . 导电性差    D . 密度低
1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澄清石灰水    B . 冰水混合物    C . 稀有气体    D . 自来水
13、争创文明城区,安全工作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 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完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导管    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14、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食品防腐    B . 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C . 医疗冷冻麻醉    D . 作为火箭的助燃剂
16、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滤纸用水润湿紧贴在漏斗壁上,不留气泡    B . 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 . 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D .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17、要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 . O2和N2(燃着的木条)    B . 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 (观察颜色) C . 空气和O2(带火星的木条)    D . 铁丝和铜丝 (观察颜色)
18、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 C . 碳在空气中燃烧    D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9、氧气是我们身边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 C . 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D .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是化学变化 B .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如不加二氧化锰,就不能得到氧气 C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完全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是混合物 D .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是否集满
21、以下是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或实验操作,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 吴明用10 mL 的量筒量取6.5 mL的食盐水 B . 由于未说明用量,王倩取了1--2mL氯化钠溶液做实验 C . 朱林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了88.88 mL的石灰水 D . 张哲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6.5g硫酸铜晶体
22、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 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 C . 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    D . 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23、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B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 使用电池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给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 排空气法收集不到CO2——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粉末时,试管破裂——加热前没有将试管外壁擦干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红磷过量
25、“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铁生锈消耗空气中氧气和水并放出热量)。用 “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广口瓶(容积为250 mL)中水的体积为45 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必须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 . 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二、综合题(共9小题)

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2)自来水厂常利用      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如图: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C装置收集,当看到      时说明气体已收集满.
3、小华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小华要制取二氧化碳,应该从以上药品选择            (填名称),写出符号表达式:      ,不选择木炭和氧气的理由是      
(2)下图是小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符合题意顺序是(填字母,下同)      ,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3)用图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相应的符号表达式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M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丁途径得到氧气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

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绿色化追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是      (符号表达式),反应基本类型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4)制取氧气时可选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其理由是      
5、小沛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容积为700mL,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为100mL,实验开始前量筒200mL,实验结束后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00mL。

 

(1)用力将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      ,整个实验过程中,量筒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将步骤(1)后的集气瓶内气体换成等体积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为1%,氮气体积分数为99%),再次实验,发现白磷不能被点燃。由此可知,在所有操作均规范的情况下,步骤(2)实验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理论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该实验测得氧气体积是      mL。
(3)已知氧气密度为1.4g/L,每31g白磷燃烧需要消耗40g氧气,若操作中要尽量消耗完瓶中的氧气,求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白磷      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6、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出相关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1)照明弹燃烧会发出耀眼白光      
(2)一种暗红色固体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      
(3)硫磺燃烧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7、R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装置,有着诸多的用途。

(1)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收集气体,因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2)若瓶中装有少量的      (填试剂名称),先在      (填“a”或“b”)端吸气,后在另一端呼气,能比较出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低;
(3)若在该装置中加入少量水,用于病人输氧,该装置在病人输氧时可发挥的作用有      (填序号)。

①验证输出气体是否为氧气  ②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 ③便于观察输氧的快慢

8、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和名称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9、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2)步骤①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个。
(5)下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填字母)。

(5)
A . 易溶于水           B . 熔点高          C . 受热易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