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早在远古时代,化学就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 B . 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证明化学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 C . 一次性筷子方便又卫生,且耗用木材不多,应提倡大量推广应用 D .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对水的需求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金属钠比铁密度小 B . 金属钠比冰熔点低 C . 如图所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属于观察法 D . 如上图所示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属于实验法
3、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 , 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
A . 0.38mol    B . 0.19mol    C . 0.74mol    D . 1.5mol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B . 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 . 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体积约为2.24L D . 1L1.0mol/L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 .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氮气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 . 1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要小 D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25g胆矾溶于1L 水中,可配得0.1mol/L 的CuSO4容液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肯定不会用到实验仪器漏斗和烧杯 C . 配制溶液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滴加几滴水至刻度线,此时表明配制完成 D . 配制溶液时,在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Na2O.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与H2O反应的产物相同 B . Na、H2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时的现象相同 C . 氯气、氯水的性质不同,但都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D . Cl2、CO2溶于水都显酸性,它们都是大气污染物
8、300℃时,将100mL由H2O、CO2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器体积保持不变),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4/5,则原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   )
A . 33.3%    B . 40%    C . 60%    D . 75%
9、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 . 稀豆浆、石灰乳、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 . 烧碱、醋酸溶液、碳酸钙为电解质    D . 医用酒精、氯水、盐酸均为混合物
10、250℃时,14g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36    B . 22    C . 28    D . 42
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K+、Cu2+、Cl、OH    B . Mg2+、SO42、K+、Cl C . Na+、H+、NO3、CO32    D . Ba2、Na+、OH、SO42
12、在标准状况下,13g某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与14gCO所含的分子数相等。此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
A . 1.25g·L-1    B . 2.32 g·L-1    C . 1.65 g·L-1    D . 1.16 g·L-1
13、将0.1mol的KCl和0.1mol的AlCl3溶于水配成100mL混合溶液,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该混合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 . 3mol/L的NaCl溶液    B . 2mol/L的FeCl3溶液 C . 2mol/L的MgCl2溶液    D . 2mol/L的NaCl溶液
14、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近似表示为(  )
A . 22.4(m+n)    B . 22.4×6.02×1023(m+n)    C . m+n    D . 22.4(m+n)/(6.02×1023)
15、一块表面已被氧化成氧化钠的钠块(质量为5.4g)投入足量的水中,产生0.1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
A . 2.3g    B . 3.1g    C . 4.6g    D . 5.3g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 .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O2-+2H+=2Cl-+H2O C .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2H+=CO2↑ + H2O    D . 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H++OH-= H2O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银白色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且A在空气中燃烧会变成淡黄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E溶液是无色的.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3)实验室中保存少量单质A的方法是      ;回答A的一种用途      ;A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2、漂白粉能杀死禽流感病毒等。其稳定性比氯水高。
(1)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2)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效氯是漂白粉中有效成分Ca(ClO)2 含量大小的标志。

已知:①Ca(ClO)2+4HCl=CaCl2+2Cl2+2H2O;

②有效氯= ×100%.若某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该漂粉精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3、氯水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成分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①提出假设

假设一:H2O使红色布条褪色。

假设二:      

假设三:      

假设四:HCl使红色布条退色。

②设计实验方案。基于提出的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不需要作答)。

③实验过程。

实验1:将红色布条放在水里,布条不褪色。

实验II:      

实验Ⅲ:      

④得出结论:      

4、回答问题。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
A . 固态氯化钠       B . 熔融氯化镁        C . 盐酸       D .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KHSO4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反应:      

5、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氧化物、卤化物以及硫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该物质难溶于水,易溶于盐酸中,请写出该物质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将燃烧所得的三氯化铁溶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25%,其密度为6.0g· mL-1 , 则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将上述所配制的溶液稀释为0.15mol/L 的稀溶液480mL,需要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之外,还需要      ;量取该溶液的体积是      mL;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可以制得Fe(OH)3胶体,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以下关丁Fe(OH)3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填序号。

A. Fe(OH)3胶体是一种红褐色、澄清、透明的混合物

B. Fe(OH)3胶体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m~10-7m 之间

C.用渗析法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 溶液,用丁达尔效应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 溶液

D.取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可看到先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沉淀溶解,最终得到黄色的溶液

E.将其装入U 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靠近正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

(4)在硫酸铁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其溶液的导电性随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增加而变化的图象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南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