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五)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 (共8小题)
①暑假 (jiǎ jià)期间,小明因为调皮挨 (āi ái)打了。
②这件事我已经尽 (jǐn jìn)力说服他了,可是他还是不答 (dā dá)应。
fú zhuānɡ | tiào wǔ | zhī zhū | liú yì | mínɡ lǎnɡ |
|
|
|
|
|
lǘ xínɡ | kǎn chái | pái liè | ɡuī zé | chí dào |
|
|
|
|
|
苏宁爱看课外书。遇到“鸢”字不认识,她就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遇到认识的字“闻”,她想了解字义,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用鼻子嗅气味;④出名,有名望。请给下面划线的“闻”选择正确的解释。
听而不闻 默默无闻 闻见香味
①听了爷爷的话,他再也不懒惰了,每天 地学习。
②住惯了干燥的环境,一走进山林,我还真不适应这 的天气。
③这块石头真奇怪,一面光滑 , 一面 。
④考试时千万不要慌张 , 思考才能取得好成绩。
例:摆动——小燕子在风中摆动着它的小尾巴,和春姑娘亲切地打招呼。
①微笑
②你挤我碰
①鲜花盛开了。(扩句,最少扩两处)
②《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③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改为反问句)
④李云学习非常刻苦。李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1)
王小林 地对妈妈说:“ ”。
二、阅读理解 (共1小题)
蛙声十里出山泉
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
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不仅要有声响效果,而且要有空间的距离。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舍先生岂(qǐ)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先生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
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是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里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
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路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难怪老舍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连声称赞齐白石老先生构思巧妙呢!
活灵活现: 。
①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幅构思巧妙的名画。
②齐白石先生努力作画,终于画出了乱石山和活灵活现的小蝌蚪。
③老舍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作家,他出的题目把齐白石先生都难住了。
三、习作表达 (共1小题)
(一)写一篇童话故事。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
(二)写一写你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是一处名胜古迹、一件传统工艺品、一个传统节日等。
要求:①内容具体,表达完整;②语句通顺,段落清晰;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④题目自拟,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