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5内能及其改变(第1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 .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C . 零摄氏度的冰块没有内能
D .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下列关于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热量就是指物体具有多少的内能
B . 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越大
C . 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
D . 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3、下列各项都能使下图瓶内铁屑内能增加,其中属于做功的是( )
A . 不断晃动瓶子
B . 用酒精灯加热
C . 用手捂瓶子
D . 在烈日下照射
4、“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
(3)雪融化成水时要吸热。
(4)摩擦生热。
5、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
6、如图,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 ,这一实验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7、过春节时,人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无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从而引爆鞭炮。
8、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对于同一个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较大时,温度一定较高
B . 物体温度高时有内能,温度低时不具有内能
C . 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一定不变
D .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一定更激烈
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 .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 .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 .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 .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 .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 .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4、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
5、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
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答: 。
(2)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
答: 。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
答: 。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请你写出可能看到的一个现象,并进行解释。
例如:现象:活塞将向右运动;
解释:压缩空气膨胀做功,向右推动活塞。
现象: ;
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