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小东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 .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 . 只有①和③ B . 只有②和④ C . 只有②和③ D . 只有①和④
3、如图,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便可以得到(    )

A . 倒立等大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l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16cm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6cm B . 8cm C . 10cm D . 12cm
6、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7、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像 B . 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 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8、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A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9、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10、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便利。如图所示,使用者用手机扫车牌上的二维码,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关于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 . 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 . 自行车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D . 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移动到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高压锅的作用是增大锅内气压,从而      锅内水的沸点(选填“提高”或“降低”)。
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距凸透镜2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5、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作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现用焦距为1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找到虚像的      ,常采用      作为平面镜。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可以通过      的步骤来找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可以通过凸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      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八年级的小明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小红的眼睛,看到小红的眼睛如图A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要看到如图B的情形,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8、图中是一种可以进行航拍的“无人机”,人们通过遥控器上的天线发射的      遥控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的摄像机镜头拍摄到的是倒立的清晰的      实像;底部有金属散热板和小风扇是为了及时散掉传图时由于电流的      效应而产生的热量。

9、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若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那么拍摄      (选填“甲”或“乙”)照片时树叶与相机的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6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由于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峻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峻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
3、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如图甲,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2)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      (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图丙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近视眼镜的镜片为        (选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以透镜为参照物)。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位置A时,观测到在位置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位置B,试作图找出蜡烛通过透镜的成像位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