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3小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青铜生锈
B . 牛奶变质
C . 煤气燃烧
D . 海水晒盐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错误的是( )
A . 合金:生铁、青铜、硬铝
B . 氧化物: 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
C . 碱:纯碱,生石灰水,苛性钠
D .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3、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 . 9.6g
B . 3.2g
C . 2.4g
D . 1.6g
4、2018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这说明生态环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B . 去超市购物使用布制购物袋,以减少白色污染
C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5、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B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6、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水、干冰
B . 生铁、氯化氢
C . 铜、金刚石
D . 硫酸铜、氯化钠
7、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合金比纯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 . 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以清除油污
C . 甲烷、酒精、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D . 钙和铁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8、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n的值为6
B . Se在第四周期
C .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Se的质子数是34
9、2017年冬,一场流感席卷中原大地,“奥司他韦”(商品名“达菲”)成了医生和患者的宠儿。生产达菲的原料是八角中含有的莽草酸(C7H10O5)。下列关于莽草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
D . 莽草酸中C、H、O的质量比为7:10:5
10、下列离子组合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K+、Cu2+、SO42-、Cl-
B . K+、Na+、NO3-、Cl-
C . CO32-、H+、Na+、Cl-
D . Ba2+、Cl-、Na+、SO42-
1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过程1是化学变化,过程2是物理变化
B . 甲是混合物,乙和丙都是纯净物
C . 上述变化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引起过程2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降低
12、锌、铁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与反应的酸的量可能不足
B . 消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C . 消耗锌的质量比消耗铁的质量少
D . 锌与稀硫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快
1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D .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韭菜炒鸡蛋是许多人爱吃的一道菜,这道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2、请写出一种液体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能源,其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 。
3、如图所示是化学试剂瓶上的标签。取10 mL该硫酸可配制成9.8%的稀硫酸质量为 g,配制9.8%的稀硫酸的操作 ; 如果量水时仰视刻度,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最后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 9.8% (填“>”“<”或“=”)。
4、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金属镁,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1)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2)请写出该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则 (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 有”)气泡产生。
三、简答题 (共4小题)
1、酸雨形成过程中通常发生如下反应2SO2+O2+2X
2H2SO4 , 请问:

(1)X的化学式为 ,粉尘的作用是 。
(2)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分别是 。
2、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 。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填“>”、“<”或“=”)乙。
3、生产实际和实验室中有很多金属材料。
(1)铁制品表面经常涂上一层铝粉,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什么?
(2)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4、在中招实验考试之前,某同学从实验室里拿出一瓶密封保存良好的溶液.
(1)如A图所示反复练习吸取液体的操作,请根据A图所示信息推理,纠正该同学的错误操作.
(2)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把瓶中溶液滴入烧杯中(如图B所示),“惊喜”地发现了白色沉淀,请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解释.
四、推断题 (共2小题)
1、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它们有如右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中氧元素占30%,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B→A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一种用途是 ;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泥沙、CaCl2和Na2SO4 , 按图方案提纯得到NaCl晶体。
(1)试剂A为 。
(2)固体丙的主要成分是 。
五、实验题 (共1小题)
1、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 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 应选用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
(3)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4)某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发现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为:a.氧化钠
b.碳酸钠
c.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d.氢氧化钠
请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另一份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为 。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氢氧化钠在工业中常用于吸收含有氯气的废气,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 和另一种氧化物,若要吸收71g氯气,理论上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