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甲醛浸泡虾仁 B . 焙制糕点时添加含小苏打的发酵粉 C . 用霉变的谷物做饲料 D . 为防止骨质疏松,长期摄入过量的钙元素
2、下列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区别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铁生锈    C . 酒精挥发    D . 镁条燃烧
3、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A . 盐酸、醋酸和硫酸铜都是酸 B . 合成橡胶、合金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C . 空气、水银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单质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 . 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自来水公司将地下水经沉淀、过滤、消毒、蒸馏后,供居民使用
5、下列物质中既含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
A . 紫铜    B . 食盐水    C . 碘酒    D . 干冰
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 NH4Cl    B . KNO3    C . NaNO3    D . Ca3(PO4)2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量取液体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
8、如图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n的值为6    B . Se在第四周期 C .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Se的质子数是34
9、非金属间的置换规律与金属的相似:已知Br2+2KI=2KBr+I2; Cl2+2NaBr=2NaCl+Br2 . 则下列非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顺序正确的是( )
A . I2、Br2、Cl2    B . Br2、Cl2、I2    C . Cl2、I2、Br2    D . Cl2、Br2、I2
1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置换反应    B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 . 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 . 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11、根据下面实验装置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B . 该实验可验证CO的氧化性 C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待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CO D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c处的尾气可不做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12、下列各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NaNO3 HCl   Na2SO4    B . NaNO3 NaCl    CuSO4 C . CaCl2 Na2SO4   Na2CO3    D . NaOH    BaCl2   NaSO4
13、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
A . 9.6g    B . 3.2g    C . 2.4g    D . 1.6g
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B .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 .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 D .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      ;在医疗上可以小苏打治疗胃酸(HCl)过多症,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将氯气通入石灰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Cl2+2Ca(OH)2=X+Ca(Cl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一种有毒气体﹣﹣氯气,其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      气体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选填一个序号);
(3)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      
(4)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则A的一种用途是      ;B的化学式为      ;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1)酒精灯中用酒精作燃料       
(2)将氧化铜粉末置于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则生成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填“>”、“<”或“=”)乙。
2、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左右两侧注射器内的液体注入管中可观察到:左侧滤纸条不会变色,右侧滤纸条变红色.一段时间后,左侧玻璃管中的滤纸条,由下至上开始变红.把装置放入热水中,左侧滤纸条变红的速度加快了.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说出两点即可)

      

3、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4、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1)以上操作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请写出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试剂中的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在厨房用含有洗涤剂的冷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比用纯净的冷水要清洗的干净,下列有关其原因解释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洗涤剂有吸附作用  ②油污可以溶解于水 ③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

(2)配制溶液时,老师发现某同学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导致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要求写两条)。
(3)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 , 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①请在A中简要补画出CO2的制取装置图。      

②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④写出如何检验D装置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      

(4)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