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需要摄入的元素是(   )
A . B . C . D .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镁条    C . 红磷    D . 铁丝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MnO2    B . NaCl    C . NaOH    D . H2SO4
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碳酸钙    B . 面粉    C . 食盐    D . 植物油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粗盐    C . 糖水    D . 高锰酸钾
7、下列不是NaOH俗称的是(   )
A . 烧碱    B . 火碱    C . 纯碱    D . 苛性钠
8、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 . 过滤    B . 稀释浓硫酸    C . 称量    D . 蒸发
9、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中,碘、氟是指(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原子
10、诗词、谚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下列语句中隐含着物质的变化,其中只隐含物理变化的是(   )
A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质量符合下图变化规律的是(   )

A . 产生氧气的质量 B . 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 C . 高锰酸钾的质量 D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12、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铼的制取过程如下:从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 , 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钾(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2KReO4+7H2 =2Re + 2KOH + 6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 C . 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 D . KReO4与氢气制取铼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

(1)我国能源消费占比最小的化石燃料的是      
(2)除水力、风能、核能外,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能源还有      
2、生活用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用品

小苏打

管道通

有效成分

NaHCO3

NaOH

(1)小苏打能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制取氢气。下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5%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医疗救护。现配制500 g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       g。

三、简答题(共6小题)

1、生活中用到的钢铁制品,可通过铁矿石冶炼生产。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你吃过木糖醇口香糖吗? 

木糖醇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甜度与蔗糖相当。

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但含量很低。商品木糖醇是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制得的。我国木糖醇生产工艺路线如下:原料→水解→中和→……. →加氢、结晶→包装。其中原料水解时用硫酸做催化剂,再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

龋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是牙菌斑。目前普遍认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可导致牙釉质溶解,进而形成龋病。牙菌斑pH 变化可反映牙菌斑内产生酸性物质的情况。

木糖醇不致龋且有防龋齿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韩旭对木糖醇防龋过程进行了研究,部分内容如下。

研究1:用10%的蔗糖、葡萄糖、木糖醇溶液漱口,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2:用蔗糖溶液涑口后咀嚼口香糖,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表明,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龋率。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生产中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龋病的形成是      (填“酸性”或“碱性”)物质导致。
(3)根据研究1,木糖醇不致龋的原因是      
(4)根据研究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下列有关木糖醇与蔗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5)
A . 甜度相当  B . 均能形成溶液 C . 分别食用蔗糖、木糖醇,蔗糖对牙菌斑酸性变化影响小于木糖醇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      
(3)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钠的性质有      
4、如图所示,在一去盖塑料瓶上打3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穿2张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纸条(其中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通入CO2

(1)两张纸条出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2)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Ⅰ. 取适量生石灰于集气瓶中

Ⅱ. 将盛有白磷的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Ⅲ. 将注射器中的10 mL水推入瓶内


(1)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推入水前白磷不燃烧,推入水后一段时间白磷发生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6、为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二氧化锰放在气球中,实验时将二氧化锰同时倒入试管中,在反应结束前的某一时间同时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中所取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和二氧化锰质量分别为      
(3)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复印用的墨粉中含有Fe3O4粉末。制备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剂X为      
(3)操作Y为      
(4)流程③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填元素符号)。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小组的同学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了能通过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能观察到反应的变化过程?

【查阅资料】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NaOH

42

51

109

119

Na2CO3

7.1

12.2

21.8

39.7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温度/℃

NaOH

Na2CO3

18.5~25

17.3

不溶

【进行实验】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打开止水夹,通入 CO2 , 气球明显鼓起后关闭止水夹

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2

室温下,向10mL澄清饱和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试管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3

① 室温下,向10mL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缓慢通入适量CO2

甲中出现白色沉淀,乙中无明显现象

② 滴入稀盐酸

甲中有气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气球明显变瘪的原因是      
(3)实验2中,试管内壁上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4)实验3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5)实验3中操作②的目的是      
(6)【反思与评价】

实验1是从      (填“反应物消耗”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化学反应发生。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