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4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第2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氢氧化钙俗称( )
A . 烧碱
B . 纯碱
C . 熟石灰
D . 石灰石
2、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
A . H2
B . CO2
C . SO2
D . HCl
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 . 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 . 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D . 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4、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 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 . 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 . 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5、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记录的现象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在Ca(OH)2 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B .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C . 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 ,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D .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6、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序号)
①溶解 ②挥发性 ③酸性 ④碱性 ⑤乳化 ⑥潮解
(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 现象;
(2)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 造成的;
(3)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 作用。
7、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体柱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写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8、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钠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色。
(2)利用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钠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二、中档题(共4小题)
1、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氢氧化钙,可以选用的试剂( )
A . 氢氧化钾溶液
B . 碳酸钠溶液
C . 氯化钡溶液
D . 稀盐酸
2、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A . 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
B . 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C . 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
D . 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3、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关的量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的是( )
A . 溶液质量分数
B . 溶液的pH
C .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D . 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
4、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说明: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均是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盐酸加入氢氧化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够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废液缸中。为了处理废液废渣,首先对废液缸中物质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过程如图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
①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是
②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 。
③无色溶液B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
④无色溶液D中的溶质有酚酞、 ,可能还有HCl。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治污水是“五水共治”内容之一,根据国家标准,废水排放时铅元素的含量不允许超过1.0毫升/升,蓄电池生产企业往往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Pb2- , 其中以氢氧化物沉淀法应用较多。
(1)根据图表信息,沉淀剂除了NaOH外,还可使用的两种钠盐是 。
20 ℃时,各种铅的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 溶解度/克 | 物质 | 溶解度/克 |
Pb(NO3)2 | 54.3 | PbCO3 | 7.3×10-3 |
Pb(OH)2 | 1.6×10-4 | PbS | 6.8×10-13 |
(2)在弱碱性环境中,氢氧化铅的沉淀更完全,此时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检测出铅元素含量仅为0.020 7毫克/升,假设废水中的铅元素全部以Pb(OH)2形式存在,请你通过计算确定,此时1升废水中溶解的Pb(OH)2是多少毫克?
(3)某蓄电池生产企业购得40%的烧碱溶液100千克,若废水处理时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则应对所购烧碱溶液加水 千克进行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