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3 硫酸与酸的通性(第2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验证某一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投入两小粒锌 |
| 说明此溶液是一种酸 |
②取少量原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溶液和稀硝酸,振荡。 |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是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 . H2SO4
B . MgO
C . O2
D . NaCl
3、下列实验中浓硫酸表现脱水性的是( )
①浓硫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增重 ②浓硫酸干燥氢气 ③浓硫酸使白纸变黑 ④浓硫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⑤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制“黑面包”
A . ②④
B . ③④
C . ③⑤
D . ①③④
4、实验室中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一定时间,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其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 . 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
C .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 . 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6、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 . 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 . 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7、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
8、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 。
(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 。
(3)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 克/立方厘米)配制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配制该溶液的步骤:计算、 、溶解(混匀)、装瓶贴标签;
②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 ,a的作用是 。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实验室为了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制取的气体先后经过甲、乙两装置。下列关于甲、乙两装置导管的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 . a接c
B . a接d
C . b接c
D . b接d
2、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
B .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 . 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 . 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3、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加入适量的( )
A . KOH溶液
B . BaCl2溶液
C . NaNO3溶液
D . 锌粒
4、往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锌粒,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量Y随加入锌粒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 . 硫酸的质量分数
B .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
C . 溶液的pH
D . 生成氢气的质量
5、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 (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参与“五水共治”行动中,考察了某工厂的废水处理工程,并取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样品进行测定分析:
(1)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废水的酸碱性,石蕊试液呈 色,说明该废水显酸性。
(2)另取废水样品少量,滴加适量Ba(NO3)2 , 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废水中一定含有的酸根离子是 。
(3)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该废水中含有一种酸,为测定其所含酸的质量分数,取该废水200克于烧杯中,逐渐加入硝酸钡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该废水中的其他物质均溶于水且不与硝酸钡溶液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