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岑溪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 . 杠杆
B . 斜面
C . 一个定滑轮
D . 一个动滑轮
2、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
A . 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 .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 . 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 . 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3、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
A . 0.1J
B . 1J
C . 10J
D . 100J
4、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 )
A . “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 . “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 . “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 . “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5、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
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B .
物体在绳子拉力下升高
C .
手提滑板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行
D .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




6、如图所示.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 )
A . 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 . 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 . 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 . 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7、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B .
C .
D .




8、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 )
A . 焦耳(J)
B . 帕斯卡(Pa)
C . 牛顿(N)
D . 瓦特(W)
9、将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刚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大小( )
A . 木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B . 石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C . 两者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0、如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 ρ甲<ρ乙
B . ρ甲=ρ乙
C . ρ甲>ρ乙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2、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匀速竖直提升3m后,又把重物水平移动了1m,则起重机对重物所做的功是( )
A . 1000J
B . 2000J
C . 3000J
D . 4000J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中国改装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 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 N.(g取10N/kg)
3、小明踢足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 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 作用。
4、小明将旅行包背在肩上,肩膀受到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包的背带做得很宽是为了减小对肩膀的 。
5、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 能。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6、如图所示,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盛适量水的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变大/变小/不变).(g=10N/Kg)


7、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致使它上升得越来越慢。石子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零,此时石子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石子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 (不考虑空气阻力影响)。
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若物体A匀速运动2s,拉力F做功为 J,拉力F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是一杠杆,试画出作用在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2、小明站在地面上用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试在图中画出绕线的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下列A、B、C、D四幅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关系”的过程情景,请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1)实验中的所用圆柱体的重力为 N。
(2)在情景图B中存在的错误是 。
(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在情景C中,圆柱受到的浮力F浮= N。
(4)圆柱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N。
(5)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
(6)纠正错误后,圆柱体从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水中,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保持不变”)。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 法。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p丁(选填“>”“<“或“=”)。
3、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方向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 (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游客在湿地景区内游览时需乘坐新型电车。
(1)景区观光公路全长18km,游客乘电车游览全程需要2h,电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满载的电车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车和人的总质量是1600kg,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800cm2 , 电车对地面压强是多少?(g取10N/kg)
(3)电车在某段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2km,电车受到的阻力是1500N,那么在这段路程内电车牵引力做功是多少?
2、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其重为8N,若把石块浸没于底面积为300cm2装有水的烧杯中(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小数点后保留1位)
(1)此石块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这种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工的功率;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