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大龙潭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岸边的江堤
B . 江边的树
C . 树上的飞花
D . 诗人的小船
2、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室内的水蒸气发生了( )
A . 液化
B . 凝华
C . 汽化
D . 凝固
3、急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外力在突然间全部消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立即停下来
B . 慢慢停下来
C .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 . 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
A . 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 . 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 . 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 . 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5、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 .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 . 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 . 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 . 铁的密度比锡小
B . 铁比锡硬
C . 铁传热比锡快
D . 铁的熔点比锡高
7、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 . 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 , Pb , Pc , 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 Pa , Pb,Pc,Pd
B . Pd , Pc,Pb,Pa
C . Pc , Pd,Pa,Pb
D . Pb , Pa,Pd,Pc
8、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 )
A . 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B . 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
C . 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 电风扇的风使汗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从身体吸热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北极和南极是冰雪的世界,虽然降水量很小,但那里的空气比北京的空气还要湿润,因为冰雪可以 成水蒸气.
2、在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
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① .
② .
3、细心的小红,观察妈妈看报纸时要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摘下眼镜,她觉得妈妈的眼睛是 (填“近视”、“远视”)眼,妈妈配戴的眼镜是 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制成的光学原件还有 .(只需要填写一种)
4、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 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
5、小明到海滨浴场游泳,刚到海边时他看到悬挂着彩带的巨大气球漂浮在海面上空.当他潜入水中时,从水中仍能看到这个“气球”,此时看到的“气球”是气球的 像(选填“实”或“虚”);在水中看到的“气球”高度比在海边看到的气球高度要 .
6、一座桥长200m,一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整个队伍在桥上的时间 s,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 s.
7、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天文学家 (选填“托勒密”或“哥白尼”或“哈勃”)提出了日心说; 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宇宙在 .
9、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 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时间长, 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右图中的图像描述的是 球的运动.
10、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 拆掉了口琴外壳, 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11、在探究固体甲和固体乙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琴利用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琴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固体 (填“甲”或“乙”)是晶体,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若在第9min时停止加热,固体甲的温度会( ) (3)
A . 立即上升
B . 先不变后下降
C . 立即下降
D . 先下降后不变
12、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凸透镜上标有f=15cm字样):
(1)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
(2)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
①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时,会成 像.
②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35cm处时,会成 像.
③若将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0cm处时,会成 像.
(要求指出像的放大或缩小,倒立或正立,虚或实)
(3)调整后若想使像变大,则应将蜡向 移动.
(4)人的眼睛要看烛焰的放大、正立的 像,人必须和烛焰在凸透镜的 侧.(选填“同一”、“两”)
1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1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 些.
(3)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
(4)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如图2所示,则烛焰的像 ______ (4)
A . 会消失
B . 亮度变暗
C . 没有变化
D . 成在光屏上.
14、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u=40cm时,像的性质为 .
(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
(4)u=13cm所成的像,跟u=15cm所成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小”)
(5)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路具有 .
15、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激光是测量距离最精确的“尺子”,它的射程非常远,利用它可以从地球射向月球,再从月球反射回地球.从发射激光到接收到它返回的信号,共用时2s,已知光速为3×108m/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多少?
2、春节前,小明与爸爸开车回老家过年,当车行至高速路口时,小明看了自己的手表,发现时间是8:15,当到达老家高速路出口时,小明再看一次手表,时间是9:45,如果全程汽车的速度表都如图所示,且高速公路都是直的,则:
(1)汽车做的是 运动;
(2)小明回家途经的高速路是多少km?
(3)若定安至三亚全程高速路为270km,如果按以上的速度行驶,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
3、小明在国庆假期期间随父母乘火车从昆明到丽江游玩.他在网上搜到的昆明至丽江一系列车次,最终决定乘坐的K9682次列车,该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问:
(1)昆明到丽江的路程有多少km?
(2)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共需多少h?
(3)K9682次列车从昆明到丽江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4、两个同学一起用力向右拉一重物,已知两同学用力分别用力100 N和140 N,并且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人的合力是多少?方向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