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1、如图,对下面两幅图的探究,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 B . 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C . 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D . 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封建地主阻碍 B . 科技落后 C . 经营管理不善 D . “三座大山”的排挤
3、曾热播的电视剧《新安家族》讲述了徽商为争取民族自强与列强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它再现了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难历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  )

A . 甲午战争后 B . “一战”期间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4、他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兴办的实业是(  )

A . 轮船招商局 B . 汉阳铁厂 C . 大生纱厂 D . 天津电报总局
5、阅读下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A .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C . 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 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企业
6、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

A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 . 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 .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7、1895年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列强钳制而更加艰难,为挽回国家利益,刚刚梦圆状元的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挂冠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体现了他在践行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

A . 自强求富 B . 重农抑商 C . 实业救国 D . 文明开化
8、旧历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中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  )

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的主要途径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建设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9、从“大生纱厂”、“实业救国”、“清末状元”这些关键词中,你能联想到(  )

A . 李鸿章 B . 张謇 C . 张之洞 D . 孙中山
10、下列关于张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清朝状元 B . 创办大生纱厂 C . 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 D .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1、如图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示意图。与图中a、b、c三处相对应的时间最为吻合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

A .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B . 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大改造完成 C . 洋务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土地改革完成
12、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张謇舍本逐末,失败毫不足惜 B . 张謇是一介书生,失败是必然的 C . 在多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举步维艰 D . 实践证明“实业救国”思想是错误的
13、大生纱厂的创办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

A . 大学生不能“舍本逐本” B . 要把个人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 C . 下海经商是实现“实业富国”的必由之路 D . 大学时期应多开办工厂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张元济开创了中国近代出版业 ②詹天佑开创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③张謇被人们称为 “状元实业家” ④夏瑞芳在北京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5、下列有关张謇事迹的介绍,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主张发展民办实业 B . 热心文化教育事业 C . 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办厂 D . 以面粉业起家
16、“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的原因是(   )

A .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 . 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 军阀政府的支持 D . 帝国主义的贷款
17、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可以选择的有(   )

①阅读张謇传记②搜集林则徐禁烟的资料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18、1914年-1918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的原因是(  )

A . 日本给北洋军阀政府贷款 B . 北洋军阀分裂 C .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改变政策 D . "一战"时欧洲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9、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那么,张謇对近代工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   )

A . 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 . 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C . 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 . 提出“师夷长技”,兴起洋务运动
20、下面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代表中国近代先进的生产力 B .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 . 一战后进入“黄金时代” D . 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21、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他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请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加以分析。
22、民族资本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1895—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哪位民族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2)1914—1923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外部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 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1914年中国面粉出口10万担;1915年出口 20多万担;1916年出口30多万担;1917年出口80万担;1918年出口达210万担;1919年出口超过275万担。

材料二:他从1895年开始筹办大生纱厂……他为了开发沿海滩地,围垦造田,兴修水利,推广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扩大产棉区……他在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上,于1905年创立了大达内河小轮公司,开拓苏北内河运输……他用工厂的利润兴办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机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
(3)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能长期维持吗?



24、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请回答:

(1)张謇为什么创办大生纱厂?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有哪些?阻碍大生纱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认为中国的民族工业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25、历史诊所。

下面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历程的叙述,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这时的民 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当时最著名的企业有福州船政局、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民族工业厂矿有 600多家,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钢铁业。当时著名的状元企业家周学熙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错误一:      

改正为      

错误二:      

改正为      

错误三:      

改正为      

错误四:      

改正为      

错误五:      

改正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八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