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2.2 防止金属腐蚀的常用方法(第3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7小题)
1、铁锈是( )
A . 氧化铁
B . 含铁化合物
C . 氧化亚铁
D . 混合物,主要是氧化铁
2、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
A . 在稀盐酸中
B .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 在干燥的空气中
D . 浸没在植物油中
3、在铁制品上连接比铁活泼的金属是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之一。下列金属可行的是( )
A . 银
B . 铅
C . 铜
D . 锌
4、为了减缓铁制品的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 .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B .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C . 洗净铁制品表面的油膜
D .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5、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界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 . 自然界中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 . 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 . 合理开发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6、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铁制品经常会被锈蚀。下列做法中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①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脂 ③保留铁件表面的铁锈作保护层 ④在铁器表面刷油漆 ⑤自行车脏了用清水冲洗 ⑥用废酸液冲洗铁制污水管道 ⑦切完咸菜后,尽快将菜刀洗净擦干
A . ②⑤
B . ③⑤⑥
C . ①③⑦
D . ②⑥⑦
7、某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周后发现:A、B中铁钉未生锈,C中铁钉已生锈。
(1)A中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 。
(2)由B中的现象获得的结论是 。
(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写出一种常用的防锈方法: 。
(4)铁制品表面若出现锈迹,可用一种物质将其除去,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二、中档题(共5小题)
1、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 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
B . 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 铁锈很致密能防止铁进一步氧化
D .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2、如图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慢的顺序为:乙>甲>戊
B . 丙中的铁钉不生锈
C . 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 . 丁中铁钉生锈最严重
3、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丁
D . 丙和丁
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铁制品锈蚀的原因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铝与氧气作用,在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这种保护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回收废旧电池的重要意义是____; (3)
A . 节约金属资源
B . 增加金属产量
C . 减少环境污染
(4)对Al、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组不可行的是 。
①Al、Ag、CuSO4溶液
②Cu、Ag、Al2(SO4)3溶液
③Cu、Al2(SO4)3溶液、AgNO3溶液
5、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活动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一段时间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与 、 等物质作用的结果。
(2)A、B对比说明铁生锈主要与 有关;B、D对比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 有关。
(3)一些铁制品表面覆盖了某些涂层,不同的涂层被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不同。你认为下列 涂层破坏后,铁生锈的速率较快。
a.镀锌铁 b.镀锡铁
(4)一些建筑的大门刷上了一层银白色的金属,你认为该金属可能是 。
a.银粉 b.铜粉 c.镁粉
(5)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 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