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第二框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4小题)

1、从道德评价的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  )

A . 造成环境污染或生态危机的行为 B .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为 C . 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害己的行为 D . 环境意识淡薄的体现
2、人类原先使用的冰箱、冰柜和空调排放的氟氯烃不易分解,最后破坏臭氧层,给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冰箱厂家投入较多资金和技术研究开发无氟冰箱、冰柜等“绿色环保产品”。生产“绿色环保产品”体现了环境伦理的下列原则(  )

①环境正义原则 ②尊重自然的原则 ③平等互利原则 ④可持续发展原则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①②③
3、尊重自然的原则要求有(   )

A . 人类应顺应自然、听命于自然 B . 人类应支配自然、战胜自然 C . 人类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D . 人类依赖自然而生存
4、下图这种行为(  )

A . 属于个人行为,无可厚非 B . 这是消费水平提高的表现 C . 珍贵动物营养丰富,这是饮食追求营养的表现 D . 是违背环境道德规范的行为
5、科学家认为:臭氧层每损耗1%,人类的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5.5%。在接近南极臭氧空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皮肤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在智利南部的牧场上,已出现因受到过量紫外线的照射而双目失明的羊。要解决上述问题,应该(  )

A . 增强环保意识,杜绝排放 B . 认识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 . 等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依靠科技来治理 D . 控制人口增长,减少消费品的数量
6、科学家认为:臭氧层每损耗1%,人类的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5.5%。在接近南极臭氧空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皮肤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在智利南部的牧场上,已出现因受到过量紫外线的照射而双目失明的羊。南极臭氧空洞出现可能的原因是 (  )
①工业化产生的氟氯化物(氟利昂)引起的化学反应造成的
②大量废气排放到高空,臭氧遭到损耗 ③是一种自然现象
④是人类乱砍滥伐引起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7、破坏环境行为的责任主体是复杂的,包括企业、消费者、政府部门、公民等。这说明(  )

A .   人们的环境意识尚未觉醒 B . 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是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 C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D . 遵守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是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8、对坚持共同义务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所有国家都应该或都有能力承担相同的义务 B . 世界各国都应当以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为宗旨 C . 世界各国应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 D . 解决全球环境问题,需要世界范围的广泛合作
9、能体现环境正义原则的是(  )
①污染了环境的个人或团体,应当为治理污染提供必要的资金 ②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的事务中应承担较多的义务 ③所有人都有权享有自然馈赠给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④消除贫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⑤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⑤
10、健全的环境意识,是准确的环境科学知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的统一。环境科学知识是环境意识的________,环境价值观念是环境意识的________,环境伦理是环境价值观念的________ (  )

A . 灵魂 基础 核心 B . 基础 核心 灵魂 C . 基础 灵魂 核心 D . 基础 前提 发动机、牵引器
11、下列对尊重自然的原则认识正确的是(  )
①强调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之间的平衡 ②因他人的污染行为而受到伤害的人,应当从污染者那里得到必要的补偿 ③现代科技发展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减轻了 ④尊重自然是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 ⑤对自然的尊重和爱护,已经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标志

A . ①②  B . ③④⑤ C . 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2、个别发达国家以维护自己国家经济发展利益为由,宣布不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这一举动(  )

A . 违背环境正义原则 B . 是维护本国环境主权的行为 C .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D . 是环境殖民主义的体现
13、我消费,所以我存在;消费得越多,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对这个观点正确的认识是(  )

A . 是正确的观念,因为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B . 是享乐主义与消费主义的幸福观 C . 是一种个人的消费观、幸福观,对社会影响不大 D . 是对人生价值的正确理解
1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恩格斯这段话告诉我们(  )

A . 人类对自然拥有无限的权利,可以任意使用和支配自然界 B . 人是自然界的奴隶,应当一切服从自然界 C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D . 人是自然法则的制定者,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人是自然界的主宰,但要珍惜自然

二、主观题 (共5小题)

1、在一个科普展中,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却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运用环境伦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该《条例》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息。第一声叹息是“唉,我的头发掉了”;第二声叹息是:“唉,我已不堪重负了”;第三声叹息是:“唉,我喘不过气来”。

(1)第一声叹息,地球头发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声叹息:请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解决地球不堪重负的措施?

(3)国际社会如何防治地球发出的第三声叹息?

4、材料一 天气变暖困扰着地球上众多生命:北极熊因为冰面融化正面临生存威胁;北欧动物园里的狗熊不得不在人工降温的帮助下冬眠。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高温、热浪、台风、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繁发生,使地球物种加速消亡,人类已处在十字路口。

材料二 中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规定了“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的目标。个别发达国家以维护自己国家经济发展利益为由,宣布不履行《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

(1)材料一中的全球气候变暖反映的是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特点?

(2)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评价个别发达国家的做法。

5、世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其外部性常导致环境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迄今为止,世界上典型的工业化国家都未能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中国工业污染主要来自制造业,而制造业引进外资的比重较大。因此,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过程中,要确定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设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1)为什么世界环境问题需要环境伦理的调节?

(2)导致环境恶化的错误观念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政治选修6专题五第二框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