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某粒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阳离子 B . 一定是阴离子 C . 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 . 无法确定
2、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 . 固态、液态、气态 B . 气态、固态、液态 C . 固态、气态、液态 D . 液态、气态、固态
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 榨取果汁 C . 工业炼铁 D . 水的三态变化
4、某同学用量筒做实验时,开始时俯视读数为19mL,然后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11mL.此时,倒出液体体积应该是(   )
A . 等于8mL B . 小于8mL C . 大于8mL D . 不确定
5、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B . 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 . 选用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D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6、在氯酸钾里加入了少量的高锰酸钾后,加热时制取氧气的速率大大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 高锰酸钾比氯酸钾容易分解 B . 高锰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C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使产生的氧气增多 D .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成为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的催化剂
7、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氩气 C . 氯化钠 D . 氧气
8、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 碳原子和氧原子 B . 碳原子和氧分子 C . 二氧化碳分子 D . 碳单质和氧单质
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液体加热    B . 固体放在试管中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闻药品气味
10、下列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气体是(    )
A . SO2、CO2、H2      B . CO2、SO2、N2    C . SO2、CO、NO2     D . SO2、N2、O2
11、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增大 B .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的体积变大 D .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2、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离子
1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B .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mkg,某元素的质量是nkg,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m/n C . 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 . 如果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则等质量的钠和铝两种金属中,铝所含的原子个数多
14、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关信息,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锇的原子序数是76 B . 锇的元素符号是Os C . 锇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
15、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6 B .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 . 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 . 该原子的核外共有3个电子层
1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7、小兰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 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 . 实验中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耗尽 C . 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D . 将红磷改为木炭再重做实验
1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④③⑥⑤  C . ①②④③⑥⑤     D . ①②④③⑤⑥
19、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C . 该反应可能为 2H2 + O2 2H2O D . 该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2、现有①二氧化碳 ②高锰酸钾 ③氧气 ④水 ⑤河水 ⑥空气 ⑦氢气几种物质,其中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3、                
(1)用化学用语填空:铝离子      ;5个氧原子      ;硫酸根离子      ;氧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      ②Mg2+      

4、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阳离子的是      (填字母)。
(2)D中x=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字母)。
(4)E中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周期

IA


0

1

1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He

4.003

2

3Li

6.941

4Be9.012

5B

10.81

6C

12.01

7N

14.01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95

(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 电子数不同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它们的原子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根据以上信息,从微观分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上分析,氯化钠是由      组成。

6、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学过了五种途径可以制氧气,如下图所示.

(1)写出下列反应途径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E      

F      

(2)图中发生化学变化的途径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4)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加入      
7、A、B两图分别表示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

请填空:

(1)A图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水的作用是      
(2)B图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水的作用是       
(3)B图中的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8、请根据下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      ,排水法的收集装置为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      ,然后再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      

三、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                      
(1)为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请参与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步骤

①取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结论

A试管所取样品为      

B试管内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交流与讨论]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如何检验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③结论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钠原子的质量为3.81×10﹣26kg.求:
(1)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2)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钠原子的中子数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