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鸦片战争爆发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

A . 嘉庆 B . 道光 C . 咸丰 D . 同治
2、清朝时的闭关锁国被打破始自(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八年级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为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清政府武器落后 B . 战备不足 C . 政府妥协退让 D . 封建制度腐朽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5、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侵略中国的国家是(   )

A . 俄国 B .  英国 C . 法国 D . 美国
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   )

A . 封建社会 B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殖民地社会 D . 资本主义社会
7、清政府查禁鸦片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人民深受其害 B . 道光帝深受其害 C . 鸦片泛滥威胁清王朝统治 D . 林则徐要求禁烟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了(   )

A . 为了割占香港岛 B . 为了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C .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D . 为了打击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9、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率兵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
A . 林则徐 B . 关天培 C . 琦善 D . 邓廷桢
10、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获取大量赔款 B .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1、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俄《北京条约》 D . 中俄《尼布楚条约》
12、圆明园的残垣断璧座落于北京西郊.这里曾轻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 抗日战争期间
13、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
A . 杨秀清 B . 李秀成 C . 洪秀全 D . 萧朝桂
14、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 . 《林则徐》 B . 《鸦片战争》 C . 《火烧圆明园》 D . 《 甲午风云》
15、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
A . 俄国 B . 英国 C . 英法联军 D . 八国联军
16、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 . 英法联军攻战北京 C . 洋务运动破产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7、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 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日本 D . 俄国
18、两个“强盗”闯进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这座凝聚着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世界名园,化成一片焦土!这两个“强盗”是 ( )

A . 英美联军 B . 美法联军 C . 英德联军 D . 英法联军
19、近代以来,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以下情景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C . 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D . 左宗棠率清军痛击阿古柏侵略军
20、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 . 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 D . 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

                                                            ——摘自某清朝大臣

请回答:

(1)这位大臣是谁?

(2)哪一位皇帝派他去禁烟?

(3)派他去哪禁?

(4)禁烟中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什么?

(5)禁烟的影响如何?

2、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淘,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1)诗中的“我”、“母亲”、“海狮”各指什么?

(2)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在香港地区有哪些举动?

(3)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这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这幅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你知道其它几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吗?
(3)你认为图中销毁鸦片的方式合理吗?试对今天销毁毒品的方式提出你的建议。

4、“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 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使》

                                                                                                                                                                

请回答:

(1)文中提到的“伙伴”、“果园的主人”究竟是指谁?“果子”指什么?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当“伙伴”与“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美国公使出来调停时,你认为他会维护“果园的主人”的利益吗?为什么?


(4)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他是谁吗?


5、各抒己见:

1860年,罪恶的英法侵略者的把“万园之园”——圆明园付之一炬,面对圆明园遗址的残迹,有人主张将其修复,展现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以及我国的雄厚实力;而有些人反对,想让它起到警世钟的作用,激励后人不断进取。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说出你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