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9小题)

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 . 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C . 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D .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

A .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 .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 . 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学生小敏的爷爷今年(2012)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32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敏: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 年?小敏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 . 十九年 B . 二十年 C . 二十一年 D . 三十年
4、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 建立了光复会 B . 创办了《民报》 C . 领导了保路运动 D . 创立了中华民国
5、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 . 民族主义 B . 民主主义 C . 民权主义 D . 民生主义
6、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

A . 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 . 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 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7、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 进化论 B . 民主和科学 C . 三民主义 D . 自强、求富
8、2016年时,小明的爷爷恰逢80大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的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

A . 民国十八年 B . 民国二十一年 C . 民国二十五年 D . 民国三十六年
9、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替代文中“它”最恰当的是(  )

A . 中国同盟会 B . 武昌起义 C . 中华民国 D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0、

下图所示碑文反映了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其落款的民国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是(    )

A . 1945年 B . 1946年 C . 1947年 D . 1948年
11、“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发表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
A . 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 . 正式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C . 宣布中国封建制度最终结束 D . 表明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12、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
A . 袁世凯 B . 荣禄 C . 蒋介石 D . 陈独秀
13、“先生100多年前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建立兴中会,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并通过中国人民自己的奋斗,改变中国的贫弱处境,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
A . 张骞 B . 孙中山 C . 康有为 D . 毛泽东
14、“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事件里当时中国的首都建立在哪里是(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南京 D . 广州
15、下列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国同盟会成立

③武昌起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 . ①②③①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④
16、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

①组织兴中会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发动武昌起义

④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③
17、在护国运动中,两次发表“讨袁宣言”的是(    )
A . 孙中山 B . 蔡锷 C . 李烈钧 D . 唐继尧
18、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其中的“革命”(    )
A . 首先爆发于“六朝古都”南京 B .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C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邓小平

二、材料分析题 (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代表城市

理由

广州

      

武汉

      

南京

例: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

(2)请结合所学,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某中学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辅导老师布置了一个探究课题: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三次历史性伟大巨变。请围绕这个中心搜集资料,设计问题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材料和设计的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材料一:翻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做神来供奉。

材料二: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巨变,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途。

(1)第一次革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领导的什么革命?
(2)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中“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评价和材料二进行比较研究,你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5)指出材料三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6)请你分别说出领导三次革命的三个伟人。
(7)和“第一次革命”相比,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第二,三次革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独立和富强的主要原因,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你知道这两次革命中找到的正确道路分别是什么吗?
3、西学东渐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等先进文化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与西方思想文化的冲突对撞,交汇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思想认知的变化。近代中国的转折与发展,关键是思想的转折与发展。

材料一: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呜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材料三:20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也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

——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

材料四: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1)据材料一,指出“西学东渐”时候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对比情况?
(2)据材料二,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
(3)据材料二,指出清廷主张“自开商埠”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具体体现。
(5)根据材料四中邓小平的这段话,中国确立了什么政策?
4、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A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C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________

……

……

材料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

(1)材料一表格中的A,B,C,D处分别填入相应的事件或内容。
(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