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同步练习题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qiè)    手zhí         暮霭mùǎi           良美景(chén) B . 吸(yǔn)       凝(yē)    寒(chán)         参(c ī) C . 录(jí)           守(kè)        心如意(suì)    数见不(xi ān) D . 液(xuè)       脑(suǐ)        兰舟催 (f à)     雨(zh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今宵     矍铄    再所不惜    人情世故 B . 寒蝉    好像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C . 梳妆    暮蔼    人才辈出    破涕为笑 D . 坐落    针砭    山清水秀    各行其是
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都门帐饮无绪     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B . 竟无语凝噎         凝噎:因为激动,嗓子被气憋住了,说不出话。 C . 此去经年             经年:经过一年。 D . 多情自古伤离别   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是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B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寥寥十一个字,真是力敌千钧。 C . “念去去”二句中的“念”用得很好,后面用“去去”叠用,更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去路修远。 D .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5、下面的诗(词)句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是(  )
A . 杏花春雨 江南 B . 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方法,请选出错误的一项 (    )                  

A . 都门/帐饮无绪 B . 暮霭沈沈/楚天阔 C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对上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 上阕描写了送别时的典型环境,描写以写景为主。 B . 上阕点明了送别的季节,送别的时间,送别的地点。 C . 上阕没有写出送别时的情绪,也没有写表情。 D . “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柳永,原名      ,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永是      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      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       、      等。

2、名句填空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年,      ,      ,更与何人说。


3、词按字数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或      等。(词的段落叫:      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代表              等)和      ( 代表人物:            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4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同步练习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