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研究发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找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下列各足量的物质分别在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容器中所剩余的气体几乎都是氮气的是( )
A . 蜡烛
B . 红磷
C . 硫
D . 木炭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闻药品气味
C .
点燃酒精灯
D .
滴加液体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氧元素
B . 硅元素
C . 铝元素
D . 铁元素
5、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结成冰
B . 玻璃破碎
C . 铁锅生锈
D . 酒精挥发
7、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A . 量筒
B . 烧杯
C . 试管
D . 集气瓶
8、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 . 空气是混合物
C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氧气具有可燃性
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 . 氧化物
B . 化合物
C . 单质
D . 混合物
10、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 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1、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氧气和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内)
B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C . 二氧化碳与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 . 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
12、下列反应属于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B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C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 . 水
氢气十氧气



13、AD钙奶是一种很好的补钙剂,这里的钙是指:(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14、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 . 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 . 通过消毒来净化水
C . 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 . 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 .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污染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 用排水法可以收集氧气
16、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
A . 质子、中子、电子
B . 质子、电子
C . 中子、电子
D . 质子、中子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 .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 . 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D .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18、市售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1
C . +3
D . +5
19、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B . 滴管伸入试管内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 . 选用量程为50mL的量筒量取8mL液体
D .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2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
C .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 . 维生素C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 ,
(2)5个氢氧根离子 ,
(3)三氧化二铁的化学式 ,
(4)4个二氧化碳分子 ,
(5)1个水分子 ,
(6)+6价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请将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等六种气体的化学式填入下列各题的横线上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2)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 ;
(3)最轻的且具有可燃性的是 ;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大量排放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的是 。
3、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 、 等,例如:氧气是由 构成的,铝是由 构成的。
4、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是:。
(2)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
(3)实验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下图A是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图B是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圆圈的横线上填的是 ,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 ;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
(3)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 (3)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电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钠(Na)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氯化钠是____________。 (4)
A . 混合物
B . 纯净物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三个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 (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请写出有白烟生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同。请你替小明同学填写空格:甲中生成物的化学符号是 ;丙中观察到的反应现象是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原水(未经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解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填标号)。
(2)A步骤中加明矾的作用为。
(3)该厂生产的自来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填标号)。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①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 ③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④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一条结论是。
2、
(1)通过化学学习,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 D.分解氯酸钾 E.
在E处用符号或文字表达式表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下图装置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根据
(3)实验开始前应先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4)若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可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在实验时可以方便的添加液体反应物并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 “a”或“b”)端导入。
(5)某同学发现自己制取到的氧气不纯,造成这种问题的可能原因是: 。
(6)如丁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可观察到 。为进一步验证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向瓶中加入加入少量的 ,振荡,观察到 ,可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中有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公共场所张贴有以下广告:
(1)纯净的碳酸氢铵中含有多少种元素,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3)由于纯净的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因此这是一则是真实还是虚假广告。
(4)158g碳酸氢铵中含多少克氮元素。(结果保留到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