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3小题)

1、我国位于40°N的某城市按楼高与楼间距相等要求建一小区(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乙楼正午时分,能见到太阳时的太阳高度角应是(    ) (1)
A . ≥40° B . ≤40° C . ≥45° D . ≤45°
(2)今天该小区为晴天,有关乙楼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正午楼底定能见到太阳,且昼短夜长 B . 正午楼底定能见到太阳,且昼长夜短 C . 正午楼底不能见到太阳,且昼短夜长 D . 正午楼底不能见到太阳,且昼长夜短
2、为了应对城市化对区域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倡导城市低影响开发,鼓励建设海绵城市,城市雨水花园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推崇的一项措施,通过对雨洪的拦蓄,增加入渗,削减污染物的输出,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2013年单次暴雨下雨水花园入流和溢流过程曲线(入流水量指一次降水过程中可能补给雨水花园的全部水量,包括溢流量和下渗水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雨水花园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主要作用是防止城市内涝 B . 有一定的蓄水深度,能够拦蓄地下径流,最终入渗补给地下水 C . 可以解决城市内部缺水问题 D . 该城市雨水花园的入渗能力随季节会有一定的变化
(2)雨水花园发生溢流的原因可能是(    ) (2)
A . 降水强度大 B . 降水时间长 C . 地形坡度大 D . 地表物质构成颗粒大
(3)对雨水花园的溢流和入渗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3)
A . 当花园入流量与土壤入滲量相等时,容易产生溢流 B . 花园溢流量始终大于入流量 C . 花园入流量可以全部转化为地下水 D . 雨水中的悬浮物质会堵塞土壤孔隙,影响入渗速度和入渗效果
3、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某地区河流袭夺前和袭夺后示意图。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1)发生河流袭夺后,关于被袭夺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流量增大,流速减小 B . 流量增大,流速增大 C . 流量减小,流速减小 D . 流量减小,流速增大
(2)导致河流发生袭夺的原因可能是(    ) (2)
A . 甲河流地势高于乙河流 B . 甲河流所在河谷岩性比乙河流更加坚硬 C . 甲河流一侧降水更加丰富 D . 乙河流下游发生地壳下降运动
(3)图中甲处的河流地貌可能是(    ) (3)
A . 山麓冲积扇 B . V型河谷 C . 冲积平原 D . 河口三角洲
4、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河谷山坡等高线与植被分布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甲、乙、丙、丁四地中,聚落分布数量最多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1)
A . 甲地最多  地势较高,气候温凉 B . 乙地最多  气候湿润,地势和缓 C . 丁地最多  水源充足,光照充足 D . 丙地最多  迎风山坡,降水较多
(2)调查发现,近50年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该河谷的降水增多,而蒸发减少,据此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2)
A . 高山草甸面积扩大 B . 针叶林面积扩大 C . 常绿林面积扩大 D . 干旱灌木面积扩大
5、某国2010年出生人口数为1574万,下图是该国2010-2016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是(    ) (1)
A . 中国 B . 美国 C . 印度 D . 俄罗斯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该国的说法合理的是(    )

①死亡率稳定

②自然增长率持续升高

③2015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减缓

④2015年以后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大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3)2015年以后影响该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3)
A . 医疗进步 B . 寿命延长 C . 生育意愿 D . 政策调整
6、下图为我国某经济发达城市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路段在不同时段内的车流拥堵情况(阴影表示车流拥堵严重路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通往中心城区的方向是(    ) (1)
A . B . C . 西 D .
(2)图中P处最有可能位于(    ) (2)
A . 中心商务区 B . 郊外住宅区 C . 政务中心区 D . 自然保护区
7、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外出踏青时拍摄到如下景观图。乙图中刚移栽的竹林被彼此捆绑、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的细竿支撑住,且下半部分用布包裹起来(见甲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文信息推测图片拍摄时间最可能为(    ) (1)
A . 3,4月 B . 6,7月 C . 9,10月 D . 12,1月
(2)甲图中细竿和布的作用分别是(    )

①保持植株美观    ②稳固根系生长    ③维持植株水分    ④减少虫害侵袭

(2)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下列做法有利于移栽植物成活的是(    )

①剪去部分枝叶移栽

②光照强烈时移栽

③挖深坑移栽

④保留根部土球移栽

(3)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8、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目前已经进入中德合作新时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诞生于上海,其生产方式最可能是(    ) (1)
A . 大批量、多批次 B . 小批量、少批次 C . 大批量、少批次 D . 小批量、多批次
(2)工业4.0可实现工厂接受消费者的订单后直接备料生产,则未来下列行业受其冲击最大的是(    ) (2)
A . 生物制药 B . 电子商务 C . 旅游业 D . 餐饮业
9、下图为“砍树人”漫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1)
A . 生活能源短缺 B . 荒漠化 C . 全球变暖 D . 生物多样性减少
(2)“砍树人”违背了(    )

①公平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10、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①②③可能依次为(    ) (1)
A .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热带雨林带 B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C .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2)图中不同自然带生态系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①自然带枯枝落叶分布较多的原因是该自然带植被生长速度较快,新陈代谢十分迅速 B . ②自然带土壤养分储存较多的原因是该自然带植被枯枝落叶分解十分迅速 C . ③自然带生物量养分较多的原因是该自然带植被生长的光热水条件十分优越 D . 影响图中三个自然带物质养分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1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1)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轮南——上海)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干线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更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覆盖区域更广

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12、下图示意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 . 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使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 . 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D . 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2)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2)
A . 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 B . 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C . 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 D . 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
13、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2013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设最适宜的地区是(    ) (1)
A . B . C . D .
(2)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②市场优势不断丧失

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二、综合题 (共3小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气象学称之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层至地面的距离下限称逆温高度,上下限的温度差称逆温强度。

银川市主城区在全年各季中均有逆温层存在。据统计,银川市2013-2015年逐月平均逆温强度和厚度如下图所示。

(1)据上图概括银川市2013—2015的逆温时间分布特征。
(2)分析银川市逆温在秋冬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
(3)说出逆温现象对银川市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建交。扼守太平洋与大西洋航运枢纽的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甲地,1948年设立)与太平洋特别经济区(乙地,2007年设立)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对深化中国和美洲贸易与投资关系具有战略意义,中国对科隆自贸区与太平洋特别经济区的投资热潮逐渐兴起。下表示意科隆自贸区和太平洋特别经济区功能与特征对比,下图是巴拿马自贸区分布。

(1)结合甲、乙地理位置的共同点,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其选址依据。
(2)我国在甲、乙两地投资建厂,分别从当地和我国的角度简述其有利影响。
(3)从竞争或合作中选择一个角度,简述乙经济区的建设对甲自贸区的影响。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德国工业化时期,鲁尔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造成莱茵河的严重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经历了综合治理,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莱茵河变得清澈。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略图。

(1)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高的自然条件。
(2)说明鲁尔区治理后其水运地位相对下降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