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2.3 汽化与液化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细心的小贺发现清晨的贺江江面上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江水( )
A . 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 . 先汽化后凝华
C . 先蒸发后凝固
D . 先蒸发后液化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不见了
C . 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没有了
D . 烧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医生在发烧成人身上擦抹酒精,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
A . 酒精融化时吸热
B . 酒精液化时吸热
C . 酒精汽化时吸热
D . 酒精升华时吸热
5、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B . 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
C . 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
D . 蜡、冰、铁都是晶体
6、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吃冰棒解热
B . 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C . 烧开水时冒“白气”
D .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7、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其依据是( )
A . 酒精熔化时吸热
B . 酒精液化时吸热
C . 酒精汽化时吸热
D . 酒精升华时吸热
8、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 .
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
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 .
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9、85岁的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而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人.据了解青蒿素在高温下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提出用乙醚(常温下呈液态)低温提取,这是因为乙醚具有( )
A . 较小的密度
B . 较小的比热容
C . 较低的燃点
D . 较低的沸点
10、下面是小莉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 . 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 .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盛夏,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通过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B . 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C . 小水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D . 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有一种炊具叫“高压锅”.“高压锅”中的“压”字的含义指的是 (选填“压强”或“压力”);“高压锅”能更快地煮熟食物,不仅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能源.“高压锅”能更快煮熟食物是利用了“气压增大,沸点 ”的原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很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3、“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它的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受热而汽化,蒸汽跑到温度低的一端时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受热的一端,如此循环往复,达到高效传递内能的目的,请回答:
①“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的原因是 ,“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会升高的原因是
②请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和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③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请写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如
4、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 ①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
②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维续吸热,温度 ,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5、小明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6、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既易汽化又易液化的环戊烷等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液态的环戊烷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环戊烷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1)冰箱工作时,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会发生现象,并热量.
(2)冰箱压缩机由温控开关自动控制,当冰箱的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温控开关会自动(选“断开”或“闭合”).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在纸做的锅里装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就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着火,为什么?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小丰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他最初组装好的实验器材,请你指出图中的一个错误: .
(2)他改正错误后,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13min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T/℃ | 50 | 57 | 64 | 71 | 78 | 85 | 91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9 |
(3)小丰感觉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太长,请你给他提出一个能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