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 填空题 (共5小题)
二、选择题 (共1小题)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三、综合题 (共12小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2)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3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市民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就可能会被多收费。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②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③城市法规的不断完善 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1)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2)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后回答。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
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表征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 面积 | 水资源 | 矿产 资源 | 能源 矿产 | 森林 面积 | CO2排放 | |
中国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国 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材料二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材料三 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