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湿衣晾干    B . 葡萄酿酒    C . 石头雕刻    D . 蜡烛熔化
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泥土    B . 面粉    C . 冰糖    D . 豆油
3、下列物质若露置于空气中,会因发生物理变化而使质量减小的是( )
A . 浓盐酸    B . 生石灰    C . 石灰石    D . 浓硫酸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不锈钢    B . 干冰    C . 粗盐    D . 汽水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连接仪器 C . 熄灭酒精灯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6、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硫粉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 镁条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7、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蒸馏水 B . 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 . 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 . 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刚清洗过还未干燥的试剂瓶中保存
8、铜能被加工成超薄铜箔,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 )
A . 延展性    B . 导热性    C . 导电性    D . 抗腐蚀性
9、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    B . NH3•H2O    C . Ca(H2PO4)2    D . KCl
10、下列食物中,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食用的是( )

食物

橘子汁

葡萄汁

西瓜汁

玉米粥

pH

3.4~3.8

3.6~4.5

5.6~6.1

6.8~8.0

A . 橘子汁    B . 葡萄汁    C . 西瓜汁    D . 玉米粥
11、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 .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B .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12、对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或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 . 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作燃料 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 D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溶于水
13、在总结化学知识时,以下归纳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可作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D .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14、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 . 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 . 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 . 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操作

 A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NaCl溶液(CuCl2)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C

 N2(O2)

 将燃着的蜡烛伸入其中

 D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      
(2)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3)铵根离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3、甲、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2)能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参加化学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是
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水的有关知识回答。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需要使用的净水方法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
A . 沉淀    B . 过滤     C . 吸附    D . 蒸馏
(3)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劈柴)来引燃煤,其原因是木柴的      
(2)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
A . 牛肉    B . 馒头    C . 菠菜
(3)做菜的铁锅常常生锈,铁生锈主要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4)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三种合成材料是塑料、      、合成橡胶。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

四、流程题(共2小题)

1、合成气是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原料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它可以冶炼钢铁、生产二甲醚等。请根据图示回答。

(注:图中括号内化学式表示相应物质的主要成分)

(1)请写出利用合成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能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请写出二甲醚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
A . 甲醇(CH3OH)    B . 乙二醛(HC2O2)   C . 尿素[CO(NH2)2]
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E为氧化物。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的化学式是;C的一种用途是
(2)A与D反应的现象是
(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请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探究酸与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

当观察到溶液时,可以确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滴加稀盐酸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若实验所用红磷量不足,会使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实验中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2、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

②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

【猜想验证】

Ⅰ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 , 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      

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Ⅲ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成红色

小雨的猜想成立

Ⅳ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      

【得出结论】最终同学们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选用B、C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丙烯酸甲酯(化学式为C4H6O2)用于制塑料、涂料和胶黏剂。请计算:
(1)丙烯酸甲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填最简整数比)。
(2)丙烯酸甲酯中什么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共用去硫酸铜溶液60g。请计算:
(1)理论上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