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5.2 饱和溶液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8小题)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 溶质的质量
B . 溶剂的质量
C . 溶液的质量
D . 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2、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
A . 是很浓的溶液
B . 含100克水的溶液
C . 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D . 含100克该物质的溶液
3、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
A . 加蔗糖
B . 加水
C . 升温
D . 增大压强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 饱和溶液降温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将5克食盐放进盛有10克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烧杯底部沉积有1.4克食盐,此溶液的质量为( )
A . 15克
B . 16.4克
C . 11.4克
D . 13.6克
6、从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部分,测得它的密度是a;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
A . 大于a
B . 小于a
C . 等于a
D . 变化不定
7、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下列是四位同学在20 ℃时配制的氯化钾溶液,其中一定达到饱和的是( )
A .
B .
C .
D .




8、20 ℃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 . 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C . 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 . 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 . 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 . 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2、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用开水泡了一杯白糖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 . 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 . 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 . 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 . 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3、25 ℃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
B .
C .
D .




4、许多科学知识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其中并列关系是由于分类的依据相同而把事物截然分开并列,而交叉关系是对事物分类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分类依据,则必然出现交叉关系。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 . 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 . 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5、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中加入水,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情况是(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不变
D . 无法判断
6、科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下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上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图中区域 (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三、拓展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试分析小球在液面处的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原因。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① ;
② ;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