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
B . 动能、势能及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 . 用线悬挂着的静止的小球没有做功,所以小球没有能
D . 甲物体的速度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但甲物体具有的动能不一定比乙物体多
2、小明同学从距地面1m高的地方竖直向上抛出一块橡皮,橡皮离手后,在空中飞行到落地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电动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B . 高空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变小
C . 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匀速飞行的加油机给飞机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动能不变
4、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具有能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B . 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
C . 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
D .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
5、下列物体中不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 . 弹簧
B . 压弯的树枝
C . 拨动的琴弦
D . 形变的蹦床
6、2018年4月2日,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在太空中飞行了六年半的天宫一号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解体碎片烧尽,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天宫一号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具有的能量是( )
①重力势能 ②动能 ③内能 ④核能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频闪摄影的重要特点在于照相机总是每隔相等的时间就对运动物体拍摄一次,我们能够从这些不连续的图象中发现、揭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图是一张网球运动员击球过程的频闪摄影照片。根据频闪摄影的特点,观察球拍在a、b、c、d的运动情况,比较运动员在击球过程中,球拍具有最大动能的位置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8、我国最新研制的“复兴号”列车,实验的最高时速超过400km/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它和普通列车相比,动能一定大
B . 路旁的树相对于高速行驶的列车是运动的
C . 列车高速驶过时,飘落在车旁的树叶被卷入车底
D . 列车匀速行驶时,同车厢的乘客看到竖直向上跳起的人落回原处
9、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一样大
B . 落在a处的大
C . 落在b处的大
D . 无法比较大小
10、某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件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如图是它的示意图,其中有甲、乙两条轨道,甲为直轨,乙为弯轨,两轨道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若将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在甲、乙两轨道的起点,同时释放,发现在乙轨道上的小球B先到达终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B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球A全程的平均速度
B . 在起点处小球B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A的重力势能
C . 若不计阻力,A和B两小球到达终点时动能相等
D . 全程中重力对小球B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球A做的功
11、关于如图所示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对机动车设定限制速度,是为了限制它的动能
B . 图中所示三种车辆都以最高限速行驶,小汽车的动能最大
C . 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 . 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2、如图所示,用汽车从湖中打捞重物,汽车通过定滑轮以恒定速度缓慢牵引水下一圆柱形重物。从重物开始上升计时,下列表示其重力势能Ep、水对其底部的压强p、汽车拉力做功的功率P、浮力对其做功W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13、把篮球斜向上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与篮球离地高度h的关系的图线是( )
A .
B .
C .
D .




14、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中的钢球A在斜面顶端具有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B . 实验中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C . 实验中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钢球运动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D . 实验中让不同的钢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这是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15、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A具有的动能
B . 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C . 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B的速度,它是通过高度来改变的
D . 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物体A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物体能够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能的单位是 .一个物体 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一个物体的机械能是指它的 .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但具有 力,而且还具有 能。水向低处流的原因是因为水 而向下流,流下的水具有 能。
3、被压缩的弹簧具有 能,被举高的杠铃具有 能,在水平地面滚动的足球具有 能,在空中飞行的小鸟具有 能.
4、足球运动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竞技运动,如图是某球员传球时足球在空中的一段运动轨迹,当球在空中一段时间内,人相对于足球是 ,图中其中A点的重力势能 (选填“大于”、“小于” 或者“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足球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空气阻力)
5、如图所示是一座高山的等高线图(即等高线上每点的高度均相同)。若质量为50千克的登山运动员从A匀速到达B点时,运动员在A点的动能 在B点的动能,在A点的机械能 在B点的机械能(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登山运动员的重力做了 焦的功。
6、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 ,同时重力势能 (两空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7、在水平地面上铺上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落下,在纸面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的 (“A”或“B”).判断的过程如下:球原来的高度越高, 能越大,下落过程中转化为 能,接触地面后进而转化获得的 能也就越大,从而皮球的形变程度越大。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2015年6月6日,在湖北武汉矩形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中,中国选手李玲在女子撑杆跳决赛中以4.66m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请结合撑杆跳的过程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助跑阶段,李玲受到地面对她的静摩擦力而前进,这个力的方向与她前进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助跑的目的是为了在起跳前获得较大的 。
(2)撑杆起跳时,由于 ,李玲继续前冲,从开始起跳到碳纤维轻质撑杆(不考虑其质量)达到最大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三个实心的、大小相同的铁球A、铁球B和塑料球C.球A、C离沙地高度相同。现让三个球同时由静止释放,球落到沙地上的状态如图中虚线所示。
(1)根据 可以判断出 球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
(2)比较球A、C可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 ;
(3)球在空中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主要转化为 。
3、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动能和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动能也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和位置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如图,AB、AC是两个光滑斜面,有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分别从斜面的A处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处铁块势能大,在斜面底端木块动能大
B.在A处铁块和木块的势能相等,在斜面底端铁块和木块动能相等
C.在A处木块势能大,在斜面底端铁块动能大
D.在A处铁块势能大,在斜面底端铁块动能大
进一步研究发现,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可以通过定量的计算,动能为EK=mv2/2,重力势能为EP=mgh,则到达底部B点和C点的铁块和木块,铁块的速度 木块的速度。(填“>”、“<”或“=”)
4、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
(2)此时甲车受到60牛的摩擦力,求甲车的功率。
(3)求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图中错误的操作是 。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 (选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2、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 ,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2)为了探究卡片的跳起高度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是否有关.小明取了一张卡片,多次改变同一根橡皮筋的形变量,测量跳起高度,进行比较;关于上述方案,下列措施中不能实现改变同一根橡皮筋形变量的是_____ (2)
A . 改变小豁口A和B的距离
B . 改变小豁口A和B的深度
C . 用一根长度不同的橡皮筋
D . 改变每次卡片下压的程度.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例如不计空气阻力时,物体自由下落时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动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动能EK的计算公式是EK=
mv2 , 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1)当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时,下落5m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2)当物体自由下落时先后测得两个位置速度分别为v1 , v2 , 求这两个位置距离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