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3小题)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B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D .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其比热容就越大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 .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
C . 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 .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双燃汽车以天然气或汽油做为燃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天然气为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
B . 汽油与天然气相比,燃烧时汽油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C .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D . 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4、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A .
箭离开弓的过程
B .
跳水运动员从空中下落
C .
杠铃被举起过程
D .
运动员匀速下落过程




5、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
B .
C .
D .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 .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D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7、如图甲所示,左上方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将木块底部与容器底面相连,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入的水量相等,注水直至图乙所示状态,下列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1、细线对木块的拉力大小F2和木块的重力势能E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是我们常用的竹筷,下列关于筷子的“自述”中,错误的是( )
A . 将我放在水里漂浮,是因为我受到的浮力大于我受到的重力
B . 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就成了费力杠杆
C . 当我从桌面掉到地面的过程中,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将我放在水里看到我“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
9、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 . 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 . 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10、两种燃料的热值之比为2:1,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那么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
A . 1:2
B . 2:1
C . 8:1
D . 4:1
11、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c铜<c铁),则( )
A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 热量由铜块传给铁块
C . 热量由铁块传给铜块
D . 无法确定热量如何传递
12、水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则( )
A . 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 . 冰一定不会熔化
C . 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熔化
D . 冰将全部熔化
13、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 )
A . 房间里的温度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
B . 房间里的温度低于冰的温度,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
C . 房间里的温度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所以冰不再熔化
D .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上的水开始凝固,所以冰不再熔化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一柴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它1秒钟对外做功 次;“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小华家在偏远的农村,还没用上天然气,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如果每瓶中装入20kg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4.2×107J/kg,则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若放出的热量有50%被利用,在标准大气压下可把 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C水=4.2×103J/(kg•℃)).
3、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 个冲程,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冲程.
4、冬天来临,老人喜欢晒晒太阳,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同学们做作业久了,喜欢搓搓手,这样手会暖和一点,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
三、实验题 (共5小题)
1、九一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实验时使用搅拌棒的作用是 .
(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比较的.
(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5 | 40 | 13′30″ |
煤油 | 200 | 25 | 40 | 6′30″ | |
2 | 水 | 200 | 25 | 40 | 12′10″ |
煤油 | 200 | 25 | 40 | 5′45″ |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
2、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升温现象,小明用酒精灯均匀加热0.5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右上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
(1)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在B点时的内能 (>/=/<)在A 点时的内能。
(2)该物质从第6min到第10min共吸收 J热量,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 J/(kg·℃)。
(3)经测量BC阶段消耗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酒精完全燃烧),则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率为 %。
3、小明利用如下表所示的装置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本领”的实验,实验中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变化.
加热时间/min | 0 | 3 | 6 | 9 |
水的温度/℃ | 19 | 37 | 42 | 46 |
沙子的温度/℃ | 19 | 71 | 88 | 98 |
(1)实验中要求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 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 升高的温度多.若使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 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那么水和沙子比较吸热能力强的物质 .
4、如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为了保证 不变,应始终使用同一个小球;
(2)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是为了研究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是否与 有关;
(3)实验中通过比较物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 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时,小球的速度越大,动能越 .
5、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红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一边剪两刀,然后将一根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做成了一个特殊的卡片.
(1)小红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用手把它压平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对卡片 ,因此橡皮筋具有 .
(2)接下来小红仍将卡片下压,但不压平,迅速松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小红根据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想卡片弹得更高,你的方法是 ① ;② .
四、计算题 (共1小题)
1、将质量为2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需要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c水=4.2×103焦/(千克•℃))
五、简答题 (共1小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内燃机,请你说出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哪几个冲程?同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说出其中两个冲程的能量转化?
六、综合题 (共1小题)
1、小婷家购买了一辆轿车,如图1所示,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
(2)小轿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3)有的轿车尾部安装一个“气流偏导器”,如图2所示,它是依据 的原理,当轿车高速行驶时,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
(4)汽车发动机是用水作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冬天,小婷的父亲开车行驶在路上,不一会儿汽车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应该开启空调的 (填“冷”或“热”)风,从而加快“白雾”的消失.
(5)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 (选填“惯性”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