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7小题)
1、下列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 .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C . 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2、如图所示的器具,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独轮车
C .
托盘天平
D .
筷子




3、一根直杆可以绕O点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个重为G的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力F,如图所示,在力F从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到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过程中,为使直杆保持在图示位置平衡,则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一直变大
B . 一直变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估测物体重G,当杠杆平衡时,已知力F大小为5N,则物体重( )
A . 大于5N
B . 小于5N
C . 等于5N
D . 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升重物,每只滑轮质量均相同,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丙滑轮组与使用丁滑轮组一样省力
B . 使用丁滑轮组最省力
C . 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丙滑轮组
D . 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乙滑轮
6、小明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一般速度骑自行车上学,行驶过程中自行车所受的阻力为车与人总重的2%,则小明同学骑车的功率最接近于( )
A . 1 W
B . 100 W
C . 1000 W
D . 700 W
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2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120N,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 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m
B . 动滑轮重20N
C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
D . 拉力F的功率是40W
二、填空题 (共7小题)
1、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 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F为500 N,货物在50 s内匀速上升5 m.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拉力做功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 滑轮(选填“动”或“定”),如果不计滑轮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是 N.
3、钓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活动,如图是钓鱼示意图
(1)钓鱼时,若其他条件不变,鱼竿长度越长,手提鱼竿的力越
(2)钓鱼者将一条重为5牛的鱼从水面提高2米,再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在这一过程中,他克服鱼的重力做功为 焦.
4、木块在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在水平面上沿拉力方向前进2m,拉力做功为 J,功率为 W;若木块重15N,在此过程中重力对水块做功为 J.
5、如图,AB为能绕B点转动的轻质杠杆,中点C处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物重G= 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变,将A端缓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离,在提升的过程中,拉力F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如图所示,用一个长为1.2 m的斜面将重为45 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0.4 m的高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把重物拉上高台时做的有用功是 J,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 N.
7、如图所示,现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拉动物体A,使物体A在5 s内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了50 cm,已知物体A重600 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24 N,拉力F的大小为10 N,则使用滑轮组时所做的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F的功率为 W.
三、作图题 (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杠杆的B点挂着一个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请画出最小的动力F1和它的动力臂 l1以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2、一位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提升到10 m高的楼上,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且省力的绳子绕法.
四、实验题 (共2小题)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 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 .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_________。 (2)
A .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C .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 . 杠杆受力不平衡
(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实验小组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2)将表格补充完整 .比较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图丙中钩码重为4 N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1 N,那么当钩码重为9 N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