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声现象 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 . 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 .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 .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2、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 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C . 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
D . 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
3、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人耳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响度太小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5、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 .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C .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为一枚古银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辨别声音的( )
A . 声速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回音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C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9、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 .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 .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 . “天宫一号”里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
10、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 . 510m
B . 1020m
C . 2040m
D . 4080m
11、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如图所示,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声波具有能量
B .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 . 船上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 次。
3、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经验丰富的检修工夜间用一根铁棒沿地面下水管排设处逐段细听,就能发现漏水的部位.这是因为 .
4、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 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
5、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是乐音的波形.
6、控制环境污染是“打造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 ,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 ,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2、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活动1:如图1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
活动2:如图2、3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
(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得快慢有什么关系.
(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
(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