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 选择题(共33小题)

1、2018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B .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C .   废旧电池就地填埋  D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天然气  B . 石油 C . 氢气  D .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生铁  C . 硬水  D . 氧气
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                 B . 分液漏斗  C .  试管夹        D . 烧杯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光合作用  C . 汽油挥发  D . 铁丝弯曲
6、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
A .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B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C . 把水加入生石灰中  D . 氡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B . 2个氢离子: 2H2+ C . 酒精的化学式C2H6O D . 氧化钠中氧元素是-2价:  
8、化学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在制碱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 拉瓦锡  B . 门捷列夫  C . 汤姆生  D . 侯德榜
9、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正确的是(   )
A . 缺铁会引起贫血  B . 缺碘会引起龋齿 C . 缺锌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D . 缺钙会引起坏血病
1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可用"H2O"表示的是(   )
A . 冰  B . 可燃冰  C . 干冰  D . 水银
11、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   )
A . N2  B . CO  C . SO2  D . O2
12、下列标志属于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易挥发  B . 有腐蚀性  C . 无吸水性  D . 密度比水小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 聚氯乙烯可用来包装食品 C . 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 . 铝制容器可用来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 . 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有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 B . 点燃酒精灯 C . 过滤 D . 移走蒸发皿
17、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B . 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 . 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 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8、《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 B . 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 10: 2 D . 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 . 洗涤油污可用汽油乳化 C . 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燃烧
20、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 Cl- , 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 . OH- B . Ba2+ C . NH4+ D . Ag+
21、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 + 16HCl = 2KCl +2MnCl2 + 5X↑+8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应是(   )

A . HClO     B . ClO2     C . O2        D . Cl2
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 . 用硫酸铜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C . 用稀硫酸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 D . 用碳酸钾溶液去区别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
23、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24、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u    CuSO4    Cu(OH)2 B . S     SO2  H2SO4 C . Fe    FeCl3   AgCl  D . C   CO2      CaCO3
25、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 O2 , 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 C2H4  B . CH4 C . CH4  D . C2H4O
26、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2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 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    _  (填字母)。 (2)
A . 橙子  B . 猪肉  C . 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   _ (填字母)。 (3)
A . 石蜡燃烧  B . 太阳能热水器  C . 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   _   _   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   _   _   _   _
28、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氢气:      
(2)金属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膜:      
(3)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      
(4)石灰水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5)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29、硝酸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种试剂。
(1)硝酸钾是由            构成的(填写微粒符号)。
(2)硝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3)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以总结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60℃时110g硝酸钾溶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       (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此时配得的溶液降温至20℃,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是      g。


                     温度/℃

(4)列式计算:用100g10%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多少亳升? (水的密度为1.0g·mL-1)
30、从大理石(主要杂质是氧化铁)中提纯碳酸钙的一种实验流程如下:

(1)反应池I中用硝酸不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      

(2)反应池II中加入氨水的日的是      

(3)反应池II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是      

(4)过滤II中所得滤液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       

3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装置。
制取气体的常用
装置

 
收集气体的常用
装置

干燥气体的常用
装置

(1)制取气体实验时,首先要对发生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装置不漏气,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2)收集某种气体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这种气体的性质,装置E所示的收集方法是_      被收集的气体密度      空气密度(选填*>”,“<”,“=”)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 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装置符合题意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编号),
(4)、下图所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装置中,虚线方框内装置的作用有      

32、                   
(1)控制变量,设计对比试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2)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

①【实验一】中所用水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②【实验二】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能否证明实验二】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氢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③【实验三】中发现红热的木炭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0.03%),能否证明【实验三】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3、探究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同时将足量的稀盐酸倒入锥形瓶甲和锥形瓶乙中。


反应至5s生成气体的速率:碳酸氢钠      碳酸钠(选填“>”、“<”或“=”)

(2)【实验二】分别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边滴边震荡


现象为:

①试管甲中的溶液开始时显浅红色,逐滴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浅红色逐渐消失。

②试管乙中的溶液开始时显红色,滴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浅红色逐渐消失。

【反思1】在【实验二】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入稀盐酸,为何刚开始没有大量气泡产生?研究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出微观示意图。


①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一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氢钠      碳酸钠(选填“>”、“<”或“=”)

(3)【反思2】为何【实验一】中碳酸氢钠最终产生气体的体积较大?

请你列式计算:【实验一】中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各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